王冬胜:每次金融危机都有人说「香港完了」,但「香港每次都能重新起来」

来自:hket等


近年不少跨国企业将亚太区迁离香港,市场忧虑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会否褪色。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主席王冬胜接受内地媒体《中新社》访问时表示,「我从事银行业的40多年,见过许多次金融危机,每次都有人说『香港完了』,但香港每次都能重新起来」。



王冬胜:我对香港很有信心

王冬胜指,香港有国家在身后,有庞大的内地市场支持,即使当下世界面临百年未有的大变局,香港「一国两制」的优势依然存在,普通法根基深厚,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巩固,并且正在打造创科中心,因此香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扩大自身的吸引力,「我对香港很有信心」。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它代表的不仅是货币可以自由流通兑换,最重要的是各国文化在此交流,因此香港金融业熟悉不同国家的法律、客户喜好和风险情况。」




港银可成「一带一路」建设金融桥梁

王冬胜认为,香港坐拥「一国两制」之利,又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香港银行业可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金融桥梁,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断丰富人民币产品生态圈,而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香港和汇丰(00005.HK)都扮演着桥梁的角色,发挥自身所长协助内地企业、机构「走出去」,帮助把外资「引进」。




最重要是民众对人民币有没有信心

「人民币国际化不只是看一个国家是否用人民币做储备货币和贸易结算,最重要的是民众对人民币有没有信心。」


王冬胜相信,长远各国民众对人民币接触越多,将培养使用人民币的习惯,从而提升对人民币的信心。




香港,如何扮演好中间人角色

王冬胜强调,香港背后还有国家那么大一个市场提供支持,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接近9000万,经济总量超过1.9万亿美元,规模较南韩还要大。香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是如何把握机遇扮演好中间人角色,通过提升本身吸引力,将客户带到大湾区内地城市。

王冬胜说,很多客户都知道大湾区内有很多机会,但他们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样的机会,而要进入大湾区内地市场亦有很多不同手续。他相信,香港可以为这些投资商提供进入大湾区内地市场的一条龙服务,协助他们处理行政手续、银行业务,甚至提供医疗、税务及教育等多方资讯和优惠,为愿意在大湾区投资的公司进行深入调查,了解他们的需要及挑战。

王冬胜说,香港协助国家「走出去」的窗口作用同样重要,面向国际,并搭建桥梁与内地进行交流及接轨,又指出疫情过后可能还存在地缘政治影响,但事情慢慢都会过去,香港还是要做好自己的基础,用法律做事。






版权声明:所有瑞恩资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微信ID,否则瑞恩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更多香港上市、美国上市等境外IPO资讯,敬请浏览:www.ryanbencapital.com

相关阅读

「投行家」正陆续从新加坡返回香港,香港金融地位难以取代
报告:全球如再爆金融危机,1/3大型银行恐关门
十年前的那场金融危机
香港IPO市场:今年前三季香港上市47家,逾6成来自医疗健康、TMT、消费等行业

香港上市中介机构排行榜,中金、竞天公诚、高伟绅,遥遥领先(截至2023年9月)


Author: qswh7232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