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傳舉報「摩根士丹利」執行大宗交易異常

來源 | 明報、hket

兩家華爾街大行在香港陷入告密風波。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報道,高盛曾在三年前一次「非正式」討論期間向香港證監會提出警告,摩根士丹利在執行個別股份大宗交易(block trades)前,相關股份股價已經下跌,暗示摩根士丹利將大宗交易消息流出,當中包括近年頻繁遭股東配售套現的葯明生物(02269.HK)

報道稱,美國證監會今年2月調查數家華爾街大行,懷疑他們在大宗交易前通風報信,使部分客戶避開大手沽貨所引發的股價下調,多地監管機構、投資界都關注投行大宗交易操守。

不過,據了解香港證監會並未收到來自高盛就此事提出的正式投訴,亦沒有對摩根士丹利展開正式調查。

報道指,高盛、香港證監會、摩根士丹利、葯明生物均未予置評。

高盛ECM關注由摩根士丹利安排配股的上市公司

報道指,高盛的股票資本市場部門(ECM)經常討論部分由摩根士丹利安排配股的上市公司股價走勢,並關注該行取得配股交易的紀錄。

報道另外引述兩名消息人士指,高盛舉報摩根士丹利的指控包括關注葯明生物在2020年的大宗交易。過去幾年時間內,摩根士丹利負責執行葯明生物至少9次大宗交易,但報道未有提及更多詳情。

葯明生物配股13次套774億

葯明生物在2017年6月上市,當時招股價為20.6元,上市後備受追捧,雖然其間主要股東不斷減持,但股價在2020年曾升至上市以來高位218.6元。


大股東李革在葯明生物上市半年解除禁售期後,便開始分批減持手上股份,扣除場內零碎減持,只計算場外大手配股,至今已先後13次配售葯明股份,套現合約774.42億元;即使只計算近3年部分,套現規模亦達637.06億元,當中不少都是由摩根士丹利負責安排。


摩根士丹利大宗配股收入超其他銀行

摩根士丹利今年初證實,自2019年收到美國證交會SEC對大宗交易的查詢。

報道指有關調查為摩根士丹利該業務在2018至2021年間在美國的配股交易中賺取的費用比任何其他銀行都多。

摩根士丹利行政總裁JamesGorman上周在業績會議上被問及有關調查,僅稱無法評論進行中的調查,並補充可以看看該行股票業務,以及其整體表現,或能得出適當的結論。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IPO上市資訊:www.ryanbencapital.com

相關閱讀

香港:推出「新舉報政策」,針對上市公司、審計師,財匯局新設舉報網頁、在線表格(附鏈接)

投行前員工,獲 2億美元的「舉報」獎金

美國證監會(SEC):一「舉報人」獲1.1億美元的舉報獎金

美國證監會(SEC):又重賞「舉報人」,已有78人獲得3.98億美元獎勵

美國證監會(SEC)獎勵一名「舉報人」高達1.14億美元,創歷史記錄

香港 IPO中介機構排行榜 (過去24個月: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

Author: qswh7232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