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香港IPO:2023年上市 7家、累计63家,还有10家香港上市处理中


2023年有7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以第18A章在港交所IPO上市。自上市制度改革(2018年4月30日)以来,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累计已达 63家。



一、2023年上市情况(7家、IPO募资39.65亿)

2023年新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共7家(全部通过IPO方式上市),占当年新上市医疗健康企业(13家)的53.8%,占当年全部新上市公司数量(73家)的9.6%。


2023年新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IPO募资共39.65亿元(港元,以下同),占当年医疗健康企业IPO募资总额的36.1%,占当年香港IPO募资总额(462.95亿)的8.6%。



二、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汇总(63家、IPO募资1202.50亿)

在过去的六年(自2018年4月30日至2023年12月31日)

共63家未盈利生物公司在港交所IPO上市,占过去六年香港所有新上市医疗健康企业总数量(124家)的50.8%,占过去六年香港所有新上市公司总数量(739家)的8.5%;


这63家未盈利生物公司IPO募资共1202.50亿,占过去六年香港所有新上市医疗健康企业募资(2649.4亿)的43.9%,占过去六年香港所有新上市公司募资(14097.6亿)的8.2%


从上市的数量来看,在过去的六年,上市数量在前四年一直在逐步递增至2021年的20家,随后于2022年、2023年分别降低到8家、7家。


从IPO募资来看,在2018年到2023六年间,募资金额在前四年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随后在2022年开始断崖式减少,大跌90.5%至35.9亿;2023年同比则稍有回升,但与前四年的盛况仍有天壤之别。


从IPO的平均募资来看,过去六年的平均募资为19.1亿2018年平均募资最高达39.9亿,次高为2020年的28.8亿,2019年、2021年则是接近平均水平,2022年、2023年平均只有4.5亿、5.7亿。



三、63家募资明细(平均每家募资19.1亿)

过去六年,这63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的募资分布如下:

募资在5亿到10亿美元之间的有4家(占全部63家的6.3%),合计募资225.2亿港元(占全部募资的18.7%),平均每家募资56.3亿港元;

募资在1到5亿美元的有42家(占全部56家的66.7%),合计募资908.3亿港元(占全部募资的75.5%),平均每家募资21.6亿港元;

募资低于1亿美元的有17家(占全部63家的27.0%),合计募资69.0亿港元(占全部募资的5.7%),平均每家募资4.06亿港元。


从2022年起,多数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募资在1亿美元以下,2021及之前年份的多数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的募资规模在1到5亿美元之间。主要是因为新股发行比例下降、估值也相应降低。


四、目前递表及上市进展(截至2023年12月31日)

2023年递交上市申请的未盈利生物科技中,截至2023年12月31日仍有10家仍未上市,其中的6家还在上市排队中、4家招股书已失效(递表超过6个月)


在上市处理中的6家,分别是拨康视云、荃信生物、维升药业、脑动极光、盛禾生物、觅瑞;


4家招股书已失效的,分别是加立生物科技、英硅智能、英诺伟医疗器械、精锋医疗科技



版权声明:所有瑞恩资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微信ID,否则瑞恩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更多香港IPO上市资讯:www.ryanbencapital.com

相关阅读

港股2021年:48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73%下跌、21%腰斩
「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香港IPO:2022年上市 8家、累计56家,目前还有 7家正在上市处理中
2023年香港上市 73家、募资 463亿,分别下降逾18%、55%丨香港IPO市场

Author: qswh7232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