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有7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以第18A章在港交所IPO上市。自上市制度改革(2018年4月30日)以来,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累计已达 63家。
一、2023年上市情况(7家、IPO募资39.65亿)
2023年新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共7家(全部通过IPO方式上市),占当年新上市医疗健康企业(13家)的53.8%,占当年全部新上市公司数量(73家)的9.6%。
2023年新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IPO募资共39.65亿元(港元,以下同),占当年医疗健康企业IPO募资总额的36.1%,占当年香港IPO募资总额(462.95亿)的8.6%。
共63家未盈利生物公司在港交所IPO上市,占过去六年香港所有新上市医疗健康企业总数量(124家)的50.8%,占过去六年香港所有新上市公司总数量(739家)的8.5%;
这63家未盈利生物公司IPO募资共1202.50亿,占过去六年香港所有新上市医疗健康企业募资(2649.4亿)的43.9%,占过去六年香港所有新上市公司募资(14097.6亿)的8.2%。
从上市的数量来看,在过去的六年,上市数量在前四年一直在逐步递增至2021年的20家,随后于2022年、2023年分别降低到8家、7家。
从IPO募资来看,在2018年到2023六年间,募资金额在前四年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随后在2022年开始断崖式减少,大跌90.5%至35.9亿;2023年同比则稍有回升,但与前四年的盛况仍有天壤之别。
从IPO的平均募资来看,过去六年的平均募资为19.1亿,2018年平均募资最高达39.9亿,次高为2020年的28.8亿,2019年、2021年则是接近平均水平,2022年、2023年平均只有4.5亿、5.7亿。
过去六年,这63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的募资分布如下:
从2022年起,多数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募资在1亿美元以下,2021及之前年份的多数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的募资规模在1到5亿美元之间。主要是因为新股发行比例下降、估值也相应降低。
2023年递交上市申请的未盈利生物科技中,截至2023年12月31日仍有10家仍未上市,其中的6家还在上市排队中、4家招股书已失效(递表超过6个月)。
在上市处理中的6家,分别是拨康视云、荃信生物、维升药业、脑动极光、盛禾生物、觅瑞;
4家招股书已失效的,分别是加立生物科技、英硅智能、英诺伟医疗器械、精锋医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