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次SEC的警告,讓更多「中概股」加速迴流香港二次上市

編輯認為:對於已迴流香港的中概股而言,其在美國發行的股份可與港股自由轉化,但香港成交量達到55%時,就可申請將香港轉為第一上市地或主要上市地,所以影響不是太大;
對於尚未迴流的中概股而言,港交所正在不斷優化海外發行人上市制度,放寬上市門檻,很多程度上是為有退市風險的中概股「托底」;
對於那些達不到迴流條件的中概股而言,香港SPAC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來源:hket


中美金融戰再掀新一輪風波。


隨着內地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公布年度業績,並向美國監管機構遞交年度審計報告,美國證交會(SEC)日前點名5家中概股,指這些公司未能根據《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提交有關報告,並警告如果連續三年如此,SEC有權將其從交易所摘牌。


據中國媒體財聯社報道,接近監管部門人士表示,中美雙方監管機構就審計監管合作的對話和磋商進展比較順利,雙方都展示了願意解決問題的誠意,有望儘快達成共識。


德勤:中概股迴流高峰,或出現在今年5月及6月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伙人歐振興認為,根據《外國公司問責法案》,中國在美上市公司如果未能按照規定提交文件,最快會在2024年被除牌,中概股還有近兩年時間準備迴流事宜。不過是次SEC通告的警示,讓更多的中概股意識到這是一個須極度關注、要處理的事項,預期今年全年會有至少10家中概股迴流。


歐振興表示,以今年為例,在市場較為穩定的情況下,預計中概股迴流高峰最快在5月或6月出現,因為多數中概股的年度結束日期是每年12月31日,如果準備回來香港上市,2021年度的財務數據的有效期可到2022年6月30日。


歐振興又指,是次SEC的警告,可能會促使不符合第二上市條件的大型中概股,選擇雙重第一上市的方式,加速迴流本港上市。另外,中小型的中概股則有機會在美退市後,再尋求回港重新上市,不排除會採用與SPAC合併的方式上市。


 

安永:下半年或明年 料更多中概股迴流

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蔡偉榮認為,相信是次SEC的警告,讓不少中概股更加確認迴流上市的看法,預計今年下半年或明年,會有更多的中概股選擇迴流港股市場。


蔡偉榮指,目前受疫情、地緣政治等多重影響,再加上中概股公司亦需要時間為迴流做準備,因此目前仍然維持年初的預測,以今年全年港股新股市場的集資規模計算,預計三分之一將來自中概股。




普華永道:增加赴美國上市的難度和不確定性

普華永道全球科技、媒體及通信行業主管合伙人周偉然表示,《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最終修正案的通過,將增加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難度和不確定性




畢馬威: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將為中概股回歸創造有利條件

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諮詢組合伙人鄧浩然高級經理黃璐,在昨日以主要作者發表的《中概股在美退市危機升溫,回歸香港資本市場是否最佳選擇?》中提到,隨着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漸見成效,適合不同類型中概股企業持續發展的生態圈逐漸形成,預計未來將有更多優質的中概股企業選擇香港作為上市目的地,而港交所的海外發行人上市制度改革將為中概股回歸創造有利條件,拭目以待。





立信德豪:提醒中概股要警惕風險

立信德豪會計師事務所董事林鴻恩認為,本次摩擦並非偶然,中美雙方就審計底稿問題幾年前已經存在矛盾,而今次事件可看作是矛盾升級的一個里程碑。


林鴻恩認為,這種風險因素一直存在於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本次或是再次提醒他們要警惕風險,亦會促進更多中概股加速考慮迴流本港的計劃。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IPO上市資訊:www.ryanbencapital.com

相關閱讀

5家中概股進美國SEC「預定摘牌名單」,中國證監會回應,市場風雲再起
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最後一隻靴子」落地
紐交所、納斯達克:為抵消中企IPO停頓影響,擬招攬東南亞、印度企業赴美上市
中國證監會.申兵:境外IPO新規,適用H股、紅籌、VIE,跨部門20天核實上市合規問題
中國證監會:就「境外上市」相關制度規則,公開徵求意見,相關負責人答記者問
外商投資負面清單(2021版):境內企業境外發行上市監管,由中國證監會牽頭;允許「外商禁投企業境外上市」外資入股
中國證監會.申兵:正與美國致力解決中概股審計問題,全力支持香港作為首要上市地
中國證監會:繼續與美國監管同行保持溝通,爭取儘快解決審計監管遺留問題
中國證監會:完善企業境外上市監管制度,支持境內外企業香港上市

香港 IPO中介機構排行榜 (過去24個月: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

Author: qswh7232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