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36只中概股符合回香港第二上市,回流香港是「长期故事」

来源 | 明报

目前有36只中概股符合回香港第二上市,回流香港是「长期故事」

中概股第二上市大潮卷起,即使少数「重量级」中概股已启动来港招股,但内地专注为新经济公司承销上市的投行华兴资本,对第二上市企业数量的持续性颇有信心。集团旗下华兴证券宏观及策略研究主管庞溟表示,相信第二上市是「长期故事」,未来可继续发展。对于中概股是否因中美角力,逼不得已才触发集体回港,庞溟认为监管风险仅是诸多考虑因素之一,香港具备迎接企业回归条件,而第二上市亦在原有计划之中,「并非全是地缘政治问题」。

 

庞溟接受访问时称,相信中概股回流可长期发展,因仍有往绩不足两年、于2017年底后才上市的公司,料需再等一段时间才能来港。他表示,另一方面,市场已对此类近两年才在美挂牌的公司表现出浓厚兴趣。部分教育、信贷行业中概股,「回A」要求较严格,亦能造就港股的机会。根据华兴统计,截至5月底,共有36只中概股美国预托证券(ADR)合资格回流赴港作第二上市。

目前有36只中概股符合回香港第二上市,回流香港是「长期故事」


认为联系汇率「理论上永不脱钩」

投资者欢迎对中概股第二上市,但亦有声音质疑,此番回流更像是「逃亡」,掩不住中概股在美国的窘境。庞溟认为,回归浪潮非因近期市场发展决定,最早可追溯到2018年内地研究中国预托证券(CDR)时,已有中概股表态支持,相信当时已萌生第二上市念头。他强调,回归的一大诱因之一,是内地投资者购买动力强,而估计未来港股通开放予「北水」买卖第二上市股份,也仅是时间问题。

庞溟总结,纵观中概股回港有四大因素。除中美摩擦加剧导致的监管风险、内地投资者偏好外,企业亦要考虑市场估值,以及市场上买方(buy-side)兴趣及卖方(sell-side)覆盖,以确保交易便利。他表示,后3项关键因素,全因香港位于有利位置,具备适合条件。他又肯定本港市场的美元集资功能,认为联系汇率「理论上是永不脱钩」。

 

美研停中概股牌:「喊话」居多

惟另一边厢,中概股近期在美国备受指控,政府更研究法案将不符要求股份停牌。庞溟在华兴负责撰写多份中概股相关报告,其中之一便围绕此法案。他认为,法案与11月美国总统大选息息相关,性质更多是对中概股「喊话(示威)」,实际上条款「没有写死」,仍有很多不确定性,双方日后有谈判空间。他表示,现行机制下中国曾向美国提供过材料,但美国希望「常态化审查」,料谈判仍将拉锯进行,亦要看贸易协议落实情况。

至于会否因迁徙至港,引发外资忧虑减持,庞溟笑言可参考新交所,新加坡环境稳定却交投低迷,因资本总是要追逐回报,不相信成长型公司会因为在香港上市而遭到投资者放弃。


版权声明:所有瑞恩资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微信ID,否则瑞恩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更多香港IPO上市资讯:www.ryanbencapital.com

相关阅读

2家上市,11家更新招股书…本周可能是中国公司在美国递交招股书最密集的一周

美国证监会主席:支持无审计核查就将中国企业从美国退市的立法

美国参议院通过法案,加强对中概股监管

美国SEC、PCAOB联合声明:警示投资风险,审慎投资中概股

纳斯达克:将收紧上市规则,限制中资企业IPO

美国SEC、PCAOB联合声明:警示投资风险,审慎投资中概股

美国法案如果通过,中概股将何去何从?「港交所」或成最大赢家!

目前有36只中概股符合回香港第二上市,回流香港是「长期故事」

Author: RyanBe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