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报财经新闻
近期港股受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拖累,走势急剧波动,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价「大平卖」。惟受《公司收购、合并及股份购回守则》(下称《守则》)内有关「2%自由增购率」所限,大股东纵有财力,亦难以大手增持来稳定股价,就算通过公司层面进行回购,同样有机会触发全面收购。
证监无计划放宽要求
香港证监会前主席梁定邦表示,监管当局可考虑按情况批出豁免,并同时额外施加不同限制。独立股评人兼香港证监会收购及合并委员会副主席David Webb则强烈反对给予任何豁免,认为大股东增持或公司回购绝非唯一稳定股价的做法。据了解,监管机构暂时无计划作出任何放宽。
问及会否考虑因应现时市况而豁免「2%自由增购率」限制,香港证监会发言人称,2008年收购委员会就不放宽自由增购率决定的原则,仍维持有效。
由于疫情肆虐,港股表现明显转差,多只蓝筹更跌至近年低位,吸引大股东出手增持,藉以稳定股价及给予投资者信心。其中,长和系创办人李嘉诚与主席李泽巨由3月20日起至4月6日期间的10个交易日,透过名下各持五成权益的公司,增持长和(00001.HK)及长实(01113.HK)股权,李嘉诚及李泽巨持有长和的股权在期内分别由30.11%和30.18%,增至30.14%及30.206%;至于长实的权益则分别由33.93%及34%,增至34.48%及34.55%。自今年初以来,曾经增购公司股份的其他大股东,包括会德丰(00020.HK)吴光正、莎莎(00178.HK)主席郭少明、鹰君(00041.HK)罗嘉瑞、美丽华酒店(00071.HK)李家诚、新濠(00200.HK)何猷龙等。
然而,按照目前《守则》规定,持股介乎30%至50%的大股东,纵使具有足够财力及希望在波动市况下出手支持股价,增购比例不能超过2%,否则便要提出全面收购。《守则》提到,大股东及其关连人士合计持有30%至50%股权,若在12个月内取得超过2%的投票权,就要作出全面要约。
至于上市公司通过股份回购注销股本,导致持股介乎30%至50%的主要股东持股量变相超出自由增购率的限制,也有机会触发全购。
倡附加限制如设禁售期
梁定邦认为,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可向当局申请豁免,避免因为稳定股价进行增持或回购而触发全购。惟他强调,上市公司及大股东要向市场披露其增持或回购的目的,同时,他相信当局在批出豁免时,会考虑理据是否充分,例如回购是为了回馈股东及相关现金未有其他有利可图的用途。他又说,监管当局在批出豁免时,可施加额外限制,如设立禁售期或限制该批增持股份的投票权。
他补充,任何豁免均应按照不同情况作个别申请,不宜给予全部上市公司一般性的豁免。
Webb反对 应依例提要约
Webb则表明,若监管当局有任何计划豁免现行的自由增购率限制,将会提出强烈反对。他解释,持股30%至50%的上市企业控股股东,倘有意通过直接买入或由公司作回购的方式增持多于自由增购率的限制,便应依例作出全面收购;公司若有超额现金,可选择派发特别股息,此举亦能对股价带来刺激。
Webb重申,香港的收购及合并守则内容有参照英国,当地现已不设自由增购率,即持股介乎30%至50%的大股东要作出任何增持,均要提出全购,建议香港应该效法当地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