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鸣很忙递表港交所,99.5%收入来自商品销售与加盟共赢

428日消息,据港交所文件,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鸣鸣很忙”)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招股书显示,鸣鸣很忙2024年门店零售额(GMV)达555亿元人民币,全年交易单数超过16亿,持续引领“量贩模式”。截至20241231日,鸣鸣很忙共有14394家门店,覆盖全国28个省份和所有线级城市,其中约58%位于县城与乡镇。其旗下“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成为消费者首选的国民平价零食品牌。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GMV计,鸣鸣很忙是中国最大的休闲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并位列中国第四大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

1、整体概览图


年交易单数超16亿引领量贩模式

零食很忙”创立于2017年,“赵一鸣零食”于2019年起步,二者于202311月完成合并,整合为更具规模与网络优势的“鸣鸣很忙”。

鸣鸣很忙引领的“量贩模式”,通过供应链重构、创新产品开发、打造欢乐舒适的逛店体验,实现了快速发展。鸣鸣很忙大部分商品由生产厂商直供,《2024胡润中国食品行业百强榜》中约有50%的企业为其合作厂商。

量贩模式

鸣鸣很忙围绕用户需求精选与定制产品,构建了从初选、试吃、试卖到推广的标准化选品决策机制。截至2024年底,在库SKU数量3380个,其中约25%为定制化产品,在产品包装规格上,超4成产品采用散装称重的形式,提升了品类灵活性和尝新友好度。单店SKU数量一般不少于1800款,是同等规模商超的2倍,配合每月上新百款产品,形成“高频上新—数据反馈—快速调整”的闭环,增强了消费者黏性。

鸣鸣很忙门店多位于人流量大、易见易达的街边位置,提供欢乐、舒适的购物体验。鸣鸣很忙通过门店多感官设计和互动活动营造“逛店感”,叠加高质价比商品,提升了用户停留与转化效率。2024年鸣鸣很忙全年交易单数超过16亿,会员总数达到1.2亿,会员购买人数1.03亿,年复购率达75%


商品销售占收入99.5% 鸣鸣很忙与加盟商生态共赢

招股书披露,2022年、2023年和2024年鸣鸣很忙收入分别为42.86亿元、102.95亿、393.44亿元。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81亿元、2.35亿元和9.13亿元。

鸣鸣很忙的收入体系并非“品牌方赚加盟费”的传统逻辑。数据显示,2024年其99.5%收入来自向加盟店和直营店销售商品,加盟费及服务收入占比不足0.5%。加盟商数量从2022年的994家增加至2023年的3377家,并进一步增加至20247241家。

在总部提供品牌赋能、选址支持与标准化运营体系的基础上,加盟商得以专注提升单店运营效率。通过整体的赋能体系,鸣鸣很忙推动公司与加盟商之间的长期协同与良性循环。


低毛利、高周转“薄利多销”下的长期主义

2022-2024鸣鸣很忙毛利率稳定在7.5%-7.6%区间,净利润率则从1.7%提升至2.1%,经调整后净利润率保持在2.3%水平,3年的稳定表现验证了公司“薄利多销”量贩模式的可持续性。

公司通过直连厂商压缩中间环节,依托36个仓库、300公里仓储辐射圈与24小时物流体系,将存货周转天数压缩至11.6天。由此节省的成本直接转化为对消费者和加盟商的价格让利。

在数字化建设方面,鸣鸣很忙持续投入,拥有中国休闲食品饮料专卖店中最大的数字化团队,打造了覆盖选品采购、仓储物流、加盟商及门店管理等全流程的数字化能力。鸣鸣很忙率先部署数字化订货系统,推出了全数字化的仓储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自主开发门店零售“智能中台”,并领先布局智能化远程巡店,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与标准化水平。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休闲食品饮料零售行业的市场规模已达3.7万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4.9万亿元。鸣鸣很忙计划将IPO募资主要投入到门店拓展和升级、供应链优化及数字化建设等,以进一步提高市场渗透率并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鸣鸣很忙为消费者提供高质价比的产品和欢乐、舒适的购物体验,带动了创业就业,激发区域经济活力。在“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政策背景下,其“薄利多销”长期主义路径展现出民生型零售商特质,为零售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版权声明:所有瑞恩资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微信ID,否则瑞恩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更多香港上市、美国上市等境外IPO资讯可供搜索、查阅,敬请浏览: www.ryanbencapital.com

相关阅读

港交所CEO陈翊庭:大型新股,将会接踵而来

香港:优化上市审批流程,让上市时间表更清晰,争取短期内实现更多标志性IPO

港交所拟优化上市制度:降低A股公司H股发行门槛,缩短基石投资禁售期,或设港版粉单市场…

香港IPO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17家上市,IPO募资增2.7倍,13家A股公司递表,首次递表数量增67%
香港上市中介机构排行榜:中金、普华永道、竞天公诚、高伟绅,继续领先 (过去两年:2023年4月至2025年3月)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

Author: RyanBe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