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為連接全球各地 24 小時金融業務的重要樞紐,由於特殊的政治背景和戰略意義,早已成為各路資本勢力的必爭之地。
東接紐約,西承倫敦,北指大陸,南臨東盟,獨特的風水也養育了一方投行精英,混跡於看似神秘的上流社會,參與常人無法觸及的跨國併購、機構交易。
你看看維港的夜景多美啊,那畢竟可是中環金融民工們加班加出來的燈火輝煌。接下來,@TouchdownCareer 將帶你深度了解香港中環投行男的日常。
自命不凡的中環金融男
來自世界各地的金融民工們,大多出生平凡又自命不凡。畢業於某常春藤的金工碩士在 985 的本科同學群里分享自己拿到的三流投行 offer,順帶吐槽大陸券商的業務能力。
患有重度 「Yellow Fever」的意大利衍生品銷售喜歡推銷臨幸過的灣仔按摩店。看起來 Overdose 的 TMT 組韓國分析師一天有6個小時在樓下抽煙,5個小時在和獵頭打電話。
每年夏天中環的夜店裡都擠滿了春風得意的實習生,在 Rooftop 上抽着水煙,喝着全是 Tonic Water 的 Gin Tonic。蘭桂坊里聽到最多的除了印度酒保的,
「Sir, Happy Hour”,就是精英們拿出公司名號唬人的對話。無論常春藤的高富帥還是清北交的鳳凰男,所有人都夢想着 24 歲晉陞 Associate、26 歲做上VP、30 歲成為MD 的完美職業前景。
只是某個加班的周末,在 Corner Office 發現老美 MD 名片的背後印着狗屁不通的中文名,彷彿意識到說相聲和拉皮條才是核心競爭力,而擁有熬下去的體力和厚如城牆的臉皮才是搭建競爭力的底層建築。
投行男的鄙視鏈
投行男的一生都在逐利,從進入頂尖學校到拿下投行實習,從實習轉正到完成上億美元的併購案,名利場的競技不允許片刻的喘息,只有站在金字塔頂端俯瞰眾生的那一天,投行男的靈與肉才能獲得平衡的安全感。
而對於沒拿到 Return Offer 的實習生和裸辭創業的同事,投行男是鄙夷(嫉妒)的,畢竟自己才是 Survival of the Fittest,憑什麼他人可以選擇中途離場。Risk Averse 的投行男們精心計算着風險回報率,錯失機會之後也不認慫:
「玩ICO 政治風險高,運營 Hedge Fund 怕 Performance 差沒辦法 Fund Raising,畢竟也快 30 了,明年升 Director 後要帶領團隊,之後還要在香港買樓呢」
而投行男的鄙視鏈也就此拉開,中環 IFC 系列的投行男瞧不起 ICC 的同行,覺得九龍是古惑仔的地盤,只有中環才配的上王者榮耀。
蝸居在上環西營盤的分析師們羨慕住在半山上的 Asso,但是也不能輸了排場:
「上環近呀,周圍吃的多,又沒有灣仔那麼多人,上班十分鐘。」
度假的地點更是一條跨越大半個地球的鄙視鏈,東南亞除了巴厘都不能去,普吉島和峴港那是背包客看人妖秀吃海鮮的天堂,不適合高端人士。去北海道滑雪是因為有 Vacation Condo 和私湯,到乞力馬扎羅是參加年度登山俱樂部活動,不經意流露出的貴族氣質,有時還會不情願地說上一嘴:
「我滙豐的 Premier 又累積了兩晚免費巴厘島悅榕庄,可惜沒假了,也不能 Transfer 給你」
朋友,金錢永不眠
誰也不知道投行男們經營精英的人設有多疲憊,你以為他們在和女實習生翻雲覆雨的夜晚,可能正在一遍遍修改 PPT 的字體,記錄著毫無意義的 Conference Call,或者在給老闆送計劃書的的士上。100 個小時的 Work Week,十一根手指都是軟的。
困了就在廁所里打一個二十分鐘的盹,夢裡自己還是那個剛出道的青年,意氣風發,鮮衣怒馬,在打印機前站一個上午,抱着成山的材料四處奔波,毫無怨言也對未來充滿信心。保潔大叔也不忍叫醒他們,卻也逃不過老闆們的奪命連環 Call:
「修改 PPT 第5頁,第6頁,第N頁,詳情見批註,9 點前 Deliver 。」
喝完隔夜的美式,窗邊太陽從維多利亞港升起,換上一條新的領帶,精英們堅信一切的磨難都存在意義,自己終將成為呼風喚雨叱吒一方的金融大鱷。
你也可以誤認為投行男都擁有着神秘的背景,其實大多是學霸背景的老實孩子,夢想着勤勞致富改變階層。
你或許沒看過凌晨 4 點的中環,投行男離開辦公室的疲憊的背影,耳機放着90年代的國語搖滾。他們小心翼翼地走在人生的天平上,腳下萬丈深淵也無法回頭,一切都是他們可以捨棄的砝碼。因為:
「Money Never Sleeps,Pal」
「朋友,金錢永不眠」
來源:中環狗王
@TouchdownCareer 經授權轉載,版權歸所有。
如需引用或轉載,請聯繫原作者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