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來自蘇州的信達生物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擬在香港主板紅籌上市,由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和招商證券聯合保薦。
信達生物,由俞德超博士創立於2011年,致力於開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等重大疾病的單克隆抗體新葯。在過去七年中,信達生物建立了一個由17個單克隆抗體新藥品種的產品研發管線,覆蓋腫瘤、眼底病、自身免疫疾病、心血管病等四大疾病領域,其中四種在中國進入後期臨床開發階段的核心產品、七種在中國處於臨床開發階段。
截至最後可行日期,就信達生物的四大核心候選藥物而言,信達生物製藥在中國擁有三項已獲授專利、在中國提出兩項待批准專利申請、在美國提出一項待批准專利申請及尚有(其中包括)七項待批准PCT申請。
截止到目前,信達生物共完成融資5.8億美元左右,獲多家國際機構投資者入股,包括富達、禮來亞洲基金、美國資本集團、君聯資本、淡馬錫、國投創新、泰康等。
在過去的2016、2017兩個年度,信達生物的營業收入分別為0、1854萬人民幣,虧損分別是5.44億、7.16億人民幣,其中的研發開支分別為3.85億、6.12億人民幣。
就信達生物的招股書,Ryanben Capital從業務、財務、法律等方面進行分析。
公司創始人俞德超博士為60多項已發佈專利及專利申請的發明人,曾發表50多篇SCI科學論文及專著。於2017年,俞博士被評為「2016年度科技創新人物」、「2017中國醫藥經濟年度人物」及「2017中國生命科學年度最具影響力人物」。於2018年,俞博士榮獲「第七屆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俞博士發明世界上首款基於溶瘤病毒的免疫治療產品安柯瑞(Oncorine),並共同發明及主導開發了供在中國銷售的國內首款創新型全人源抗體類治療藥物康柏西普(Conbercept)(一種用於治療中風的藥物)。
信達生物董事會成員:
信達生物主要管理團隊:
1. 經營業績概要
其中收入及研發開支:
2. 資產負債表概要
3. 現金流量表概要
4. 主要財務指標數據
截止上市前,信達生物的股東結構如下:
2011年8月,主要營運附屬公司信達蘇州在蘇州註冊成立;
2011年10月,A輪融資籌得500萬美元;
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B輪融資合共籌得約3000萬美元*;
2012年12月,就IBI-301(抗CD20單抗,利妥昔單抗生物類似葯)在中國提交IND申請;
2013年7月,與Adimab建立產品探索合作夥伴關係;
2014年1月,就IBI-303(抗TNF-α單抗,修美樂生物類似葯)在中國提交IND申請;
2014年5月,完成大型生產設施建設,並遷入集團在蘇州的總部;
2014年9月,就IBI-301收到IND批准;
2015年1月,就IBI-305(抗VEGF-A單抗,阿瓦斯汀生物類似葯)在中國提交IND申請;
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C輪融資合共籌得1.15億美元;
2015年3月,與禮來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2015年12月,就首個創新生物藥物信迪利單抗(IBI-308)及IBI-303在中國提交IND申請;
2016年5月,就IBI-305收到IND批准;
2016年8月,就信迪利單抗(IBI-308)收到IND批准;
2016年8月至2016年12月,D輪融資2.62億美元,為中國生物藥行業的最大一筆私募融資;
2017年12月,就信迪利單抗(IBI-308)在美國提交IND申請;
2018年1月,就信迪利單抗(IBI-308)在美國收到IND批准;
2018年1月至2018年4月,E輪融資籌得1.5億美元;
2018年4月,就信迪利單抗(IBI-308)向CFDA提交新葯申請並被納入優先審評程序;
2018年5月,接受一家全球製藥公司對原料葯及藥物產品生產所進行的審核。
本文由Ryanben Capital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
歌禮生物(Ascletis)遞交招股書,香港新上市制度的第一家生物科技公司
香港IPO上市中介團隊.中國律師排行榜 (2018年上半年)
香港IPO上市中介團隊.行業顧問排行榜 (2018年上半年)
香港IPO上市申請失敗:被聯交所拒絕的39個案例匯總(2013-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