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網
縱使房地產行業的利好政策不斷推出,但市場信心不足導致資源向國有控股企業傾斜,民營房地產企業融資依然困難。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首季境內外的發債規模約1,733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大減43%,降幅不僅較去年同期擴大20個百分點,當中八成屬境內債,且逾九成發行人為國企、央企。
國企央企境內發行佔94%
該機構數據顯示,首季房地產企業的境內發債規模約1,378億元,按年下降28.6%;境外債規模約355億元,更大跌68%,導致境內債比重按年急升16個百分點。
上季境內共發行123筆債券,當中116筆的發行人企業性質為國企及央企,佔比高達94%。這些「獲得更高市場認可」的國企和央企,獲得相對低廉的融資利率,帶動首季境內債平均票面利率降至3.65厘,按季收窄49點子,按年更降112個點子。
穆迪:融資難問題持續
對於房地產企業融資規模收縮,該機構分析指,房地產行業信用風險持續惡化,影響行業產業鏈、債市需求預期。
今年以來,行業風險尚未出清,房地產企業債務風險仍然存在,整體產業鏈的參與者信心明顯缺乏,導致積極性下降。雖然穩樓市政策已出,但信心收復仍需時。
此外,房地產企業自身經營模式發生轉變,大規模舉債發展的模式逐漸退出,穩健的財務導向房地產企業將主動降低自身負債規模。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則表示,地緣政治風險增加了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投資者情緒仍然疲弱,預計內地房地產開發商的再融資能力將受到限制,特別是財務狀況不佳的房地產企業。加上今年再融資需求龐大,料進一步收緊開發商的流動性,並增加違約及交換要約的情況。
外媒數據顯示,內地房地產垃圾債券最大投資者貝萊德在去年11月初至今年2月底,增持13億美元面值的內房垃圾債後,近日已申報在3月轉為削減約3.7億美元的敞口,讓貝萊德手上的內地房地產美元債面值降至略低於50億美元。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IPO上市資訊:www.ryanbencapi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