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FT作品的一大主要來源系通過對已有作品進行複製、編輯、剪輯或者再創作。如果是直接進行複製,那麼NFT作品的權利來源為原作品對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除NFT作品對應的後台源代碼之外並沒有新作品產生,在對NFT作品進行編輯、剪輯或者再創作的情況下,則會產生新的內容,也有可能會出現新作品。
在NFT作品為新作品的情況下——可能是其全部都是新作品、也可能該NFT作品中的部分內容為新作品,NFT作品的著作權歸屬於誰?這是NFT經營團隊要考慮的問題,也是原作品權利人所要考慮的問題。
NFT產品購買方
通常不是NFT作品的著作權人
NFT產品發佈方——其可以是NFT交易平台,會將一個NFT作品通過NFT交易平台進行發佈、傳播、銷售,相應地,NFT產品購買方可以購買一個NFT作品,也可能是免費獲取這一個NFT作品。通常,NFT作品會被允許銷售若干份,例如幾百份,或者幾萬份,在個別情況下也可能不設置上限,例如最終展現形式為動態變化的NFT作品等等。
對於NFT作品購買方而言,其被授權可以使用NFT作品,通常這與作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相對應。除非特別約定,否則NFT作品的著作權並沒有發生轉移,即NFT作品的銷售以及傳播並不是將NFT作品的著作權轉讓給NFT作品的購買方,而僅僅是授權NFT作品購買方獲得了NFT作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這和我們在互聯網上瀏覽電影相類似。與傳統的信息網絡傳播權所不同的是,NFT作品的購買方通常還被授權可以對NFT作品進行展示,甚至這樣的展示可以通過商業方式開展,例如以盈利的方式進行,這和我們在互聯網上瀏覽電影就大不相同了。
NFT運營團隊和NFT作品設計師
都可能成為NFT作品的著作權人
本文所討論的是,基於一個已有作品進行再次創作所獲得的新作品,可能是編輯、剪輯、二次創作。在這樣的過程中,NFT作品設計師主動或者受邀進行創作,創作的結果就是產生了新作品,並通過NFT作品的方式對外傳播。NFT作品設計師是NFT作品的作者,在沒有特別約定的情況下,NFT作品設計師是NFT作品的著作權人,擁有著作法所規定的人身權和財產權,而在NFT作品設計師與委託人之間存在約定的情況下,例如與NFT運營團隊約定NFT作品著作權歸屬NFT運營團隊的,則NFT作品的著作權基於合同約定歸屬NFT運營團隊。
受邀創作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工作模式,相應地,有關NFT作品著作權歸屬的問題也更加迫切。作為商業運營的需要,NFT運營團隊需要儘可能多地獲得NFT作品的著作權,以便在未來的商業運行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機會、甚至是基於設計師創作的NFT作品進行再次創作的商業機會等。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由於NFT作品是基於已有作品進行創作,NFT作品設計師往往要依賴於NFT運營團隊從著作權人處獲得對已有作品的授權,因此NFT運營團隊通常會尋求可以約定新作品的著作權歸屬NFT運營團隊的設計師進行合作,使得NFT作品著作權歸屬NFT運營團隊更具有可操作性、也更符合商業邏輯。
不管怎樣,根據法律規定,對於NFT作品著作權歸屬的約定都是重要的,這是NFT作品設計師和NFT運營團隊都需要關注的大事。
在另外一種情況下,NFT作品設計師是主動創作一個新作品,例如在獲得授權後將明星的數張照片編輯為一個動圖,那麼這個動圖對應的著作權歸屬該NFT作品設計師。通常,設計師並不具備將動圖處理成NFT作品的能力,NFT運營團隊與NFT作品設計師約定由NFT運營團隊將該動圖加工為NFT作品,相應地也可能約定將動圖對應的著作權轉讓給NFT運營團隊,這等同於將一個已有作品轉讓給NFT運營團隊,但並不是必須的。
因此,從通常情況看,在受邀操作的過程中,通常會約定NFT作品的著作權歸屬NFT運營團隊,這和傳統的作品創作流程基本是一致的。
包含軟件的NFT作品的著作權
受眾通常所看到的NFT作品都是展現在屏幕上的內容,例如一個靜態圖片、一個動圖、一段視頻、一段聲音等。但屏幕上的內容有可能是藉助於後台的軟件程序而生產的,一種情況是一個圖片的基礎元素由NFT作品設計師繪製,圖片的最終組合通過軟件程序按照一定的算法生成。結合軟件程序生成NFT作品的情況有很多種,但可以簡單地理解為NFT作品設計師創作的內容加上軟件程序而得到最終的NFT作品。具體細分的話,一種情況是最終的NFT作品一旦形成,則被固化為一個靜態圖片、以後展示NFT作品的時候不再需要該軟件程序輔助;另一種情況則是NFT作品的每次展示都需要該軟件程序輔助。
那麼,在NFT作品既包括NFT作品設計師創作的內容,也包含後台軟件程序輔助的情況下,NFT作品的著作權歸屬NFT作品設計師還是歸屬NFT運營團隊?如果有約定,那麼仍然根據約定處理,筆者建議約定NFT作品著作權歸屬NFT運營團隊,由NFT運營團隊對外銷售NFT作品,並將獲得收益分配給NFT作品設計師。如果沒有約定,那麼NFT作品中NFT作品設計師創作的內容對應著作權歸屬NFT作品設計師,軟件程序的著作權歸屬NFT運營團隊。
總的來說,NFT作品對應的軟件程序歸屬於NFT運營團隊是常見的情況。
NFT運營團隊可以
用收益比例換取NFT作品著作權
作為一種比較容易平衡各方利益的方式,可以優先考慮約定NFT作品著作權歸屬NFT運營團隊,作為對NFT作品設計師的回報則給予NFT作品設計師足夠的收益比例分配。通過這樣的約定,可以帶來幾個好處:
NFT運營團隊會逐漸累積擁有多個NFT作品的著作權,從而形成規模效益,例如對於NFT運營團隊公司估值的提高和未來發展空間的想像;
NFT運營團隊對於NFT作品後續的開發有更多的空間,例如可以將多個NFT作品合併到一個開發項目中,並開發出一個基於多個NFT作品的聯合體,這在系列NFT作品以及有故事關聯性的作品中會比較容易實現;
NFT作品設計師的各種訴求會更加容易滿足,因為不同利益分配比例的設置,可以區別不同階段的設計師,從而符合市場的定位和緊缺性。
延伸一點考慮,如果NFT運營團隊未來會解散,例如公司破產了,那麼一個破產的公司(團隊)擁有NFT作品的著作權是否會造成NFT作品設計師的損失呢?假如考慮這一點的話,NFT作品設計師不妨約定一個NFT作品的活躍指數低於某一閾值的情況下該NFT作品的著作權自動歸返回給NFT作品設計師,或者約定NFT運營團隊清算時該NFT作品的著作權自動歸返回給NFT作品設計師等等,這些都是可以考慮和協商的。
小結
NFT作品著作權歸屬應按照約定處理,約定方式是可以多種多樣的,甚至是可以動態變動著作權歸屬。如果沒有約定,則NFT作品著作權歸屬於創作者,通常是NFT作品設計師,所以NFT運營團隊需要對此有明確的認識。而NFT產品購買方——普通的受眾,只被授權使用特定NFT作品,並不擁有該作品的著作權。
TMT專欄往期文章


1. 解構NFT
4. 短視頻製作機構與播放平台——需要重點關注哪些法律合規事項?
5. 來自未來——元宇宙
6. 美妝電商的法律監管概覽

合伙人
021-5404 9931
cui.wei@jingtian.com
崔維律師畢業於同濟大學,獲得工科學士、碩士學位。
2019年,崔律師成為競天公誠合伙人。在2019年加入競天公誠之前,崔律師曾在隆天律師事務所、德恆律師事務所、浩天信和律師事務所等工作13年,擔任合伙人。
崔律師的主要業務領域包括基金和私募、兼并與收購、知識產權保護、訴訟與仲裁。
崔律師代表國內、外客戶處理了許多重大、複雜的國內或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案件,內容涉及著作權、商標、專利等領域,也涉及外國判決的承認和執行等複雜問題。
崔律師參與多起知識產權訴訟,例如:上海某企業V.S.上海巴士集團專利侵權訴訟;深圳某企業V.S.宏夢公司(虹貓藍兔)專利侵權糾紛;Tangle Teezer V.S.廣東多家企業專利侵權、商標侵權糾紛;哆來A夢V.S.叮咚小區不正當競爭以及版權侵權案件;上海師範大學V.S.某公司專利權屬糾紛;深圳邁瑞公司V.S.浙江某企業專利侵權訴訟;格蘭富公司(丹麥)V.S.浙江多家企業專利侵權訴訟;Kistler公司(瑞士)V.S.四川某公司專利侵權分析;愛彼斯公司V.S.多家企業專利訴訟;三集瑞科技股份公司V.S.某公司專利訴訟;Mesto專利侵權分析;以及其他多起專利侵權訴訟(健身器材、下水道蓋板等);新相微電子競業禁止訴訟案;三體商標確權案件;冰肌水商標確權案件;多起與迪士尼公司的商標無效案件;音集協系列版權訴訟案件;代理PPS公司提起版權侵權訴訟;石家莊某公司訴美孚、上海某公司軟件侵權案;用友公司訴某公司軟件侵權案;南京某公司軟件侵權案;瀋陽新松公司訴瀋陽某公司軟件侵權系列案;為多家公司與微軟、Autodesk公司著作權糾紛談判提供諮詢等。
崔律師曾經為浙江某企業與韓國LG集團商標許可事宜提供法律建議、審閱合同,為百盛集團起草品牌許可協議,為吉的堡集團品牌許可協議提供法律建議、代理許可協議糾紛,為韓國Misulo教育公司起草品牌許可協議,為多家餐飲企業起草品牌許可協議,代理好耶集團購買商標,為法國某企業與東風集團專利許可提供法律建議等。
崔律師於2006年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資格。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IPO上市資訊:www.ryanbencapita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