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改革以來,37家超大型IPO盤點(2018-2021)

港交所自2018年進行最大規模的上市規則改革以來,新經濟公司香港IPO上市蓬勃發展,香港資本市場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香港依託全球化的國際市場,結合自身靈活的再融資制度、友好的股份鎖定期政策等,不斷吸引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投資者,業已成為新經濟公司上市的主要地點。

自2018年改革以來,截至2021年12月31日,香港共迎來653家新股上市,IPO募資13,279.52億港元(約1,702.50億美元,匯率以7.8000計,下同)。其中募資額超過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的超大型IPO共37宗,募資7,755.57億港元(約994.30億美元)


從IPO數量看,超大型IPO數量佔新股上市數量的5.7%,但卻佔到全部募資額的58.4%。

H股上市,二次上市佔半壁江山

這37家超大型IPO中:

通過H股直接上市的8家、佔21.6%,募資1316.68億港元、佔17.0%;
通過二次上市的12家、佔32.4%,募資3,014.66億港元,佔38.9%。

2018年以來,隨着H股全流通開放以來,再結合目前監管趨勢,包括近期中國證監會的「境外上市」相關制度規則的徵求意見稿、《負面清單(2021版)》、《網絡安全審查辦法》來看,通過H股上市的情況未來會越來越多。

而2019年以後,美國的外國公司問責法的不斷推進,直到2021年底的正式落地實施,回港二次上市亦是一大趨勢,未來幾年也將帶來不少超大型IPO。

內地企業占逾9成

37家超大型IPO中,按來源地來看
來自內地的企業達35家、佔94.6%,募資7164.17億港元、佔92.4%;
來自非內地的企業僅2家、佔5.4%,募資591.40、佔7.6%。

香港為內地大型企業海外上市的主要地點。
非內地的兩家為物流地產平台ESR(01821.HK)、啤酒釀造商百威亞太(01876.HK)

TMT、醫療健康行業募資佔比逾六成
37家超大型IPO中,按行業來看

來自TMT行業12家、佔32.4%,募資4238.18億港元、佔54.6%;

來自醫療健康行業5家、佔13.5%%,募資694.06億港元、佔8.9%;

來自金融行業5家、佔13.5%,募資567.42億港元、佔7.3%;

來自食品飲料行業2家、佔5.4%,募資546.74億港元、佔7.0%;

來自物業管理行業4家、佔10.8%,募資444.87億港元、佔5.7%;

來自物流行業2家、佔5.4%,募資395.55億港元、佔5.1%;

來自汽車行業2家、佔5.4%,募資294.55億港元、佔3.8%;

來自家電用品行業2家、佔5.4%,募資194.97億港元、佔2.5%;

來自餐飲行業1家、佔2.7%,募資172.67億港元、佔2.2%;

來自教育行業1家、佔2.7%,募資116.46億港元、佔1.5%;

來自服裝零售行業1家、佔2.7%,募資90.08億港元、佔1.2%。


詳情如下:



*本文由Ryanben Capital原創,數據如有疏漏,敬請指正。轉載須授權。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IPO上市資訊:www.ryanbencapital.com

相關閱讀

互聯網醫療企業.香港IPO:2021年上市3家、累計6家,8家還在上市處理中
香港 IPO中介機構排行榜 (2020年&2021年)
香港IPO市場(2021年):上市 98家,募資3288.50億港元

Author: qswh7232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