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信報
中國證監會上周迅速否認收緊中資企業在香港或海外上市規定的報道。
券商美銀、花旗均認為,若中國證監會主要是針對赴美上市的中資股,對港交所反而有利。
美銀:對中國提高內地企業赴美上市的監管不感驚訝
美銀表示,美國計劃要求在當地上市中概股需要在三年內提交會計底稿,以符合當地的審計規定,故對中國相應提高內地企業赴美上市的監管不感驚訝。該行認為,就算收緊內地企業在海外上市的監管要求,料當局主要是針對大型科技企業,特別是擁有大量個人及企業資料的全國性平台公司,以及與金融業務相關的科技企業。至於小型科企及非科企擁有涉及國家安全資料不多,故對他們在海外上市的計劃料影響不大。
美銀認為,現時來港上市的企業多元化,縱使大型科企因監管問題而延遲來港,只會令本港今年新股集資額減少約10%至15%。該行提到,假如中國證監會加強監管的主要對象只是計劃在美國上市的中資企業,相信收緊監管的做法對港交所來說更為有利。
花旗:港成境外唯一選擇
花旗亦認同指出,假如中國證監會因要保護國家機密而不容許個別企業赴美掛牌,香港將會是他們唯一可取的境外上市地,因此中國證監會若收緊監管,將會令香港作為中概股海外上市地的市佔率有所提高。
雖然港交所或能受惠於中國證監會加強中概股選擇在海外上市的監管,但花旗認為,港交所進一步上調盈利預測的空間有限,主要因為近期港股交投量續減。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就提高香港主板上市的盈利要求,多位保薦人、律師等業內人士表示反對
10家投行聯署反對「港交所調高上市盈利要求」,Webb也列出10條意見
香港IPO上市申請失敗:被聯交所拒絕的18宗案例匯總 (2019年)
香港IPO上市申請失敗:被聯交所拒絕的24個案例匯總 (2018年)
香港IPO上市申請失敗:被聯交所拒絕的39個案例匯總(2013-2017年)
香港IPO上市申請失敗:被聯交所退回的43個案例匯總(2013-2017年)
香港 IPO中介機構排行榜 (過去24個月:2019年5月-202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