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明報
去年銷售規模首破千億的禹洲集團(01628),突然在公布全年業績前夕發盈警公告,先披露去年純利大跌,至上周四(3月25日)晚進一步披露去年純利大跌96.8%,意味下半年倒蝕逾9億元(人民幣,下同),拖累公司股價上周五單日(3月26日))急挫逾14%。
據市場消息指,今次事件是源於禹洲集團擬將與另一家內房的合作項目入賬列作收入,但實際未達交樓標準而遭核數師(審計師)「打回頭」,公司更需重新審核,導致下半年多個項目無法趕及入賬。
本報曾向禹洲集團查詢,獲禹洲集團回復指公告已交待盈利下跌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導致開發及物業交付有所延期,特別是下半年項目,令收入及利潤需延遲確認。同行亦有類似情況發生,相關項目將於2021年交付,並在業績公布時披露清楚。
分析員:無推遲業績公布料非「造假數」
綜合本報向多名內地房地產投資者及分析員了解,不少內地房地產股的確受到疫情影響,導致「交樓或多或少受到影響,不過好多後來都追得番」,惟「亦唔預佢(利潤)會跌九成幾」。由於公司已表明會於2021年將延後入賬項目入賬,加上禹洲集團並無推遲業績公布,因此都認為不存在「造假數」問題,公司資金流亦不會有太大影響。
翻查數據,禹洲集團中期雖然少賺近四成,但半年盈利仍達10.19億元,以盈警公告指去年度純利僅約1.17億元計,意味下半年收入入賬大跌而轉蝕。
下半年轉蝕料與交樓入賬問題有關
據了解,禹洲集團下半年轉蝕涉及交樓入賬問題。以往不少內地房地產為了擴張規模,經常合作發展項目,但雙方需要互相配合入賬時間。而且近年內地政府已明文規定,發展商需達交樓準備才可以將項目入賬,加上政策提倡新建商品住宅需100%實現全裝修,令以往開發商由交付「毛坯房」提升至大多以精裝修或以上才可交樓。
不過禹洲集團去年與其中一間的內地房地產合作項目,雖然「毛坯」已完成,但精裝修還在進行中,禹洲集團率先將項目入賬,合作方卻並無入賬。事件因雙方采同一核數師而被發現,最終核數師決定重新審核其入賬項目。由於禹洲一向交樓都集中在年底前最後兩個月,變相牽一髮動全身,在「截數」前多個項目均未能趕及入賬。受事件影響,禹洲集團上周五單日插水14.4%,不過早前據內地國泰君安券商報告指管理層已重申流動性及現金保持健康及穩健,預期保持現有可持續的漸進式派息政策,會給投資者注入信心。
禹洲集團在盈警公告內表示,2020年每股股息總額將不會低於2019年的0.33港元,遞延利潤預期將在2021年確認,故預期2021年股息將不會低於2020年度,大股東林龍安亦會「以股代息」,以證明對禹洲集團整體發展前景及潛力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