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6日,信陽毛尖(00362.HK)發佈公告,宣布公司董事會建議將公司英文名稱由「Xinyang Maojian Group Limited」更改為「China Dragon Moutai Group Limited」,並採納「中國國龍茅台集團有限公司」為公司的中文第二名稱,以取代現有名稱「信陽毛尖集團有限公司」。
為什麼要改名?董事會認為,建議更改公司名稱將更能反映集團業務發展的現況及其未來發展方向。董事會相信,新名稱能為該公司確立更合適的企業形象及身份,將有利於該公司的業務發展,並符合該公司及股東的整體最佳利益。
多次更名
數據顯示,信陽毛尖,前稱為中國天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煤相關化工及生物化工原材料製造及供貨商。集團初期為一所石油化工企業,基於2004年集團預期原油價格將會有上升之風險,因而轉向致力拓展及研發煤化工產業。集團透過競投、收購等形式成功地改造了四家國有企業,經過擴產和技術改造,集團已形成煤相關化工原料的上下游業務生產鏈。於2007年4月4日,集團出售旗下石油化工業務後,中國天化工專註發展煤相關化工原料製造業務。
2018年1月,中國天化工在港交所公告,以8580萬港元向兩名投資者收購茶葉營銷商信陽毛尖,並建議更名為「信陽毛尖集團有限公司」。當時公司董事會稱,更名是認為中國茶業務將成為集團未來主要收入及利潤來源之一,並希望實現綠色轉型。
2018年11月,公司正式更名為信陽毛尖,並沿用此前的股票代碼「00362」。
值得注意的是,當年中國天化工改名信陽毛尖時,網上就有聲音表示「信陽毛尖是公共品牌,不能被某個企業拿來做資本運作的玩物。」
另外,在2020年3月,信陽毛尖公告擬更名為「新中國經濟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但之後表示延遲寄發更名通函。
酒類銷售占營收三成
信陽毛尖最新的財報顯示,2020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3億港元,同比增長49%,凈虧損7841.7萬港元。
從財報看,雖然上市公司名字叫「信陽毛尖」,但茶葉業務並非主營業務。另外,根據信陽毛尖的財報,其業務板塊中的確有酒類銷售業務。2020年,信陽毛尖在酒類銷售板塊的營收為0.69億元,占其全年營收約30%。
信陽毛尖在財報中表示,「自2018年以來,本集團一直積極探索商機。自2015年以來的過去5年,中國酒類市場一直保持5%至7.1%的快速增長。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中國酒類市場年度收益為5620億元。因此,隨着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預計酒類市場將穩定增長。本集團把握巨大市場機遇,於2020年末通過銷售酒類拓展飲料部。」
2021年2月2日,信陽毛尖發佈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牡丹江龍晉酒業有限公司與北京耀萊龍微酒業有限公司之全部股權訂立買賣協議,代價為8000萬港元,其中以500萬港元現金及發行本金總額7500萬港元的承兌票據支付。
信陽毛尖在公告中表示,目標公司的業務夥伴上海高誠是中國酒類業務的有利營銷專家。上海高誠已推出貴州茅台、五糧液等著名酒類品牌的推廣。另一方面,目標公司擁有一系列商標,包括成龍商標。
董事會認為,目標公司與上海高誠之間的合作將對酒類銷售產生有效的協同效應。整合成龍商標及酒類,將為公司帶來協同效應,可在中國龐大酒類市場中佔優勢。
公司認為,收購事項與本集團的整體業務方向一致,是加強本集團的客戶基礎及拓展中國酒類市場能力的投資良機。
而這或許就是信陽毛尖改名「中國國龍茅台集團有限公司」的理由。
網友:蹭茅台熱度
信陽毛尖擬更名「中國國龍茅台集團有限公司」的消息一經發佈,就引來網友議論紛紛。有網友表示,「這公司改名字好幾回了,到處蹭熱度」;還有網友稱,「信陽毛尖實慘」「茅台:倒是愛蹭」。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改名「中國國龍茅台集團有限公司」僅是董事會建議,並未被真正採納。公告也指出,更名需要股東特別大會通過,以及百慕大公司註冊處處長批准更改。
綜合每日經濟新聞中新經緯、中國基金報、券商中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