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網
全球股市牛氣衝天,新股IPO市場亦十分火熱。
據外媒統計顯示,2021年首月,全球新股集資金額創出新高,達630億美元(約4,914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多逾5倍,涉及逾200家企業。其中以「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SPAC)方式上市的企業集資近260億(約2,028億港元)美元,亦打破2020年10月的紀錄,佔整體約41%。
2021年首月,美國以SPAC形式開始掛牌的股份約 90 家,而今年以來,再有 60 家SPAC企業申請上市,即平均每日有 3 家。SPAC為美國特有的一種上市形式,由基金、富豪等出資成立空白支票公司(Blank-Check Company)後,再於交易所上市集資,其任務是一至兩年內集中收購具前景、但尚未上市的公司,猶如「借殼上市」。
傳統IPO方面,快手(01024.HK)招股反應熱烈,擬集資54億美元,為2019年召車平台Uber掛牌以來最多;
1月27日上市的波蘭包裹送遞公司InPost S.A. (INPST.AS)招股首90分鐘, 已足額認購32億歐元股份;
1月29日上市的英國著名鞋商Dr. Martens plc (DOCS.L)僅數小時便完成集資13億英鎊。
至於美國今年5隻集資最多的IPO中, 全部最終招股價都超出招股價範圍,而且掛牌後表現普遍十分理想。1月13日上市的網上貸款商Affirm Holdings, Inc. (AFRM)掛牌首日爆升96.65%,1月22日上市的內地電子煙製造商霧芯科技RLX Technology Inc.(RLX),在美國上市首日即飆逾145.92%。
花旗亞洲股市資本市場聯席主管Udhay Furtado表示,市場氣氛熱烈,發行人受惠招股訂價吸引的環境,而部分企業把上市計劃提前進行。
不過,一些市場人士擔心企業一窩蜂上市,或是泡沫爆破的先兆,尤其是現時估值高企。以美股標指為例,現時明年預測市盈率為21.6倍,較10年平均值高出1/3,並處於2000年科網泡沫以來最高水平。
歐洲最大基金公司Amundi歐洲大型股主管Fabio di Giansante表示,IPO熱潮在股市周期見頂時出現、散戶參與度創新高,以股市和虛擬貨幣價格急升,均是潛在泡沫及正常股市周期終結的風險。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