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明年香港上市數量或增,募資可能持平,TMT、消費、醫療等將成新股IPO焦點

來源:綜合報道

瑞銀昨日(12月8日)發表2021年投資銀行業展望報告,預計明年中美關係不會即刻好轉,香港新股市場繼續有中概股來港第二上市,又預料明年香港新股總募資額只能維持與今年持平,上市的行業板塊由科技、消費、醫療行業等主導。


中概股,將繼續回港第二上市

瑞銀投資銀行亞太區主管暨中國總裁金弘毅表示,「明年中美關係未必『好老友』,但預計會有改善。」近日中美關係繼續惡化,又有多間中資企業被華府制裁,預測明年中概股會繼續回港作第二上市。金弘毅又指負責任的美國上市中概股,會考慮到股東、董事會的利益,仍會考慮回港第二上市作為後備方案。


雖然中美關係不明朗,部分中資企業仍然會赴美上市,主要是因當地上市流程較快、沒有港股、A股那麼嚴格,投資者比較熟悉新經濟的商業模式,對部分行業而言,赴美上市能有較高的估值,例如新能源汽車。


新股市場,IPO數量可能增加,但募資規模可能持平

金弘毅表示:「我們預計明年香港的新股上市仍將非常健康,主要來自消費、TMT、醫療健康,『十四五』規劃里服務增長、創新、內需推動、雙循環等熱門主題,發行數量可能仍有一定空間,但整體發行金額預計持平。」


今年香港新股市場規模已達450億美元,明年新股募資總額增幅不大,有機會與今年持平,不過新股上市宗數有機會較2020年有所增加,他認為自2018年聯交所批准引入未有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醫療及生物科技行業於明年繼續蓬勃。


瑞銀表示,港交所對第二上市公司業務及市值有一定的要求,認為短期內不會放寬要求,預計明年中概受迴流數目與今年的相若,但募資規模未必能勝過今年。金弘毅又提到,參考今年中概股來港作第二上市後,公司的股價、交易量均帶來正面的作用。


併購方面,今年中資企業出海併購的規模料創新低。瑞銀投資銀行部亞洲併購部主管盧穗誠表示,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全球的併購數目為4,658宗,按年下跌15%。不過,在中國疫情率先受控下,他透露部份客戶已重新展開收購步伐,又指歐洲公司的價錢要求合理,料明年併購活動將會迎來反彈。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IPO上市資訊:www.ryanbencapital.com

相關閱讀

高盛:籌建歐洲股票交易平台SIGMA X Europe,為英國脫歐做準備
高盛3個月內兩度傳裁員,明年裁員規模或史上最大
香港IPO市場(2020年前十一個月):上市132家,募資3,050億港元
香港 IPO中介機構排行榜 (過去24個月:2018年12月-2020年11月)

Author: qswh7232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