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上述三項指標全部「踩線」,有息負債不得增加;若指標中兩項「踩線」,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5%;若只有一項「踩線」,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可放寬至10%;若全部指標符合監管層要求,則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可放寬至15%。
來源:香港 01
近一個多月,中國多個部門開始釋放調控房地產市場和收緊房地產企業融資閥門的政策信號,對12家房企將進行融資債務總規模的控制。
《經濟參考報》8月28日報道,8月20日,中國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會議指出,為進一步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增強房地產企業融資的市場化、規則化和透明度,人民銀行、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相關部門在前期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
據了解,此次參加會議的房企包括12家,分別是碧桂園、恆大、萬科、融創、中梁、保利、新城、中海、華僑城、綠地、華潤和陽光城。有關人士透露,「對這12家房企將進行融資債務總規模的控制。」
據悉,此次明確的融資管理規則是此前業內多次傳聞的「三條紅線」: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房企的凈負債率不得大於100%;房企的「現金短債比」小於1 。此外,拿地銷售比是否過高、經營性現金流情況兩個方面也將作為監管機構考察的重要指標。
上述人士表示,控債方式則是根據企業在上述監管指標的具體情況分類進行管理,共分為四檔。若上述三項指標全部「踩線」,有息負債不得增加;若指標中兩項「踩線」,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5%;若只有一項「踩線」,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可放寬至10%;若全部指標符合監管層要求,則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可放寬至15%。
地產建築行業香港IPO : 2020年前七個月,上市14家,遞表27家
香港 IPO 市場(2020年前七個月):上市 88 家,募資 1,321.42 億港元
香港 IPO中介機構排行榜 (過去24個月:2018年8月-202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