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國泰君安國際企業融資部副總經理羅廣信在2020新浪財經港股價值峰會上表示,內地企業在境外上市,香港一定是不二之選。
香港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也是中國唯一的國際金融中心,國內與境外的獨特定位,是連接中西的重要橋樑。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將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和港澳互利合作,資本市場在人才和資金方面都會獲得大力的支持和發展。
香港是貫通內地及國際資本市場的最佳渠道,藉助簡單而低的稅制,資金自由流出,一應俱全的金融產品以及大量的吸引人才的優越條件,香港資本市場具備作為連接境內外資金和市場的橋樑,具有天然的優勢。憑藉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以及完備的制度和一流的服務,香港資本市場吸引了大量海內外企業赴港上市。
在香港上市方方面面的優勢都非常得明顯。內地企業可以通過在香港上市,打造國際知名度。香港市場具備完善成熟的監管體系,其金融市場法規制度和慣例完全與國際通行的慣例接軌,擁有健全的法律體系和完善的監管架構,運作規範有效。從監管部門、保薦人、會計師、律師等中介機構以及機構投資者,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監管體系。香港資本市場也可以為上市公司提供便捷的融資渠道。無論是發行新股、發行債券或銀行貸款等籌集資金,香港作為中國離岸金融中心,資金充沛,法制完備,金融服務方面很全面,產品多樣化。
香港資本市場的監管更為人性化,以再融資為例,企業一般在3—6個月後,每年只要通過股東會授權,都可以按照實際需要和需求及市場狀況隨時進行增發行資金。
企業選擇在香港上市,確定性也是比較高的。
首先,上市規則對發行人上市資格的要求並不高,有針對不同行業相應的上市要求。上市規則條例也很清晰,比較客觀,監管機構在貫徹執行方面準確、一致,企業在與專業機構的接觸下,基本上可以預先判斷上市的可行性。
另外,隨着中美貿易戰升級,越來越多中概股正進行或計劃回歸香港資本市場,例如百度、攜程、百勝中國紛紛傳出回港上市計劃,香港聯交所的股票更是屢創新高,充分體現全球投資者對香港資本市場的信心和興趣。
長期以來作為連通內地和全球資本的樞紐,香港市場具備不少獨特優勢。
一是國際機構和資本認可。中概股的投資者很多都是國際機構和國際資本,二次上市的選擇需要考慮股東和投資者的認可程度,而香港市場作為全球最為成熟、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市場之一,必然是許多金融機構和投資者的首選。
二是了解中國企業。市場對企業情況的掌握越深入,企業越能得到更、更合理的估值,獲得更大的流動性和融資機會。
在香港上市還可以降低融資渠道方面的風險,在海外市場上市不可避免會受到所在國社會政治大環境的影響。
除了中概股紛紛回歸香港市場之外,還有一大批內地企業也已經搶先布局,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其中有內地飲料製造龍頭企業農夫山泉,內地衣物、個人的傢具清潔護理龍頭藍月亮集團等知名企業都已遞交了在香港上市申請,在等待完成上市程序。
中概股與知名企業紛紛赴港上市,這說明了香港資本市場的重要地位,及目前香港上市的絕佳時間窗口,內地企業不應該錯過這一次歷史的機遇,登陸香港資本市場,為企業搭建更大的平台和更高的新起點。
香港 IPO 市場(2020年前七個月):上市 88 家,募資 1,321.42 億港元
香港 IPO中介機構排行榜 (過去24個月:2018年8月-202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