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来的,还是要来。
上周五,地产圈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万科收购泰禾股份,
另一个就是阿里进军房产板块。
7月31日晚,阿里和易居宣布战略合作,包含两大动作:
1、阿里增持易居股份,将成为易居第二大股东;
2、投50亿成立合资公司,阿里占85%,易居占15%,该公司将成为阿里国内房产业务的唯一主体。
3、双方将共建线上房产营销平台,和数字化全链路交易平台,实现房产线上线下交易生态闭环。
关于互联网巨头进军房产,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这些年阿里、腾讯、京东、小米都曾有相关传言。
这么多年喊狼来了,如今,狼真的来了。
7月下旬,贝壳提交IPO申请,让人们看到房产交易市场这一万亿级金矿。
贝壳和链家的创始人左晖,曾在2019年新经纪峰会上称:
新房市场未来5年会从15万亿萎缩到12万亿甚至会更小,而二手房市场会从六七万亿增长到10万亿。新房12万亿中,我们预计超过50%是经纪的市场。
事实上,在开发商群体内,多数房企对未来市场规模的变化,缺乏敏感性。
多数地产人还以为能够舒舒服服干住宅,却没意识到行业转折点已经到来。
在很多行业大佬的观点中,地产行业从增量时代到存量时代,新房市场规模将出现下滑,是必然的趋势。
今年6月,金地集团董事长凌克,在中城联盟的线上分享中也表示:
从2020年到2030年,房地产市场销量将会在顶部徘徊一段时间之后逐步下降,到2030年新房销量回到2008年的状态,估计会在7亿平方米左右。
也就是说,未来5年,新房市场规模将下滑20%,未来10年,新房市场规模将大幅下降一半以上。
与之对应,今天一半以上的房企都将出局或死掉。

贝壳招股书显示,其2019年房产及租赁交易总额已经达到2.1万亿元,交易量突破220万笔,是国内最大的居住服务平台,也是中国第二大商业平台。
腾讯与贝壳的联姻,让顶级商业平台阿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因此,阿里上线拍卖平台,开始介入房地产资产交易领域。
今年上半年,阿里拍卖已覆盖千万购房者,有报道称其资产拍卖累积成交金额超3000亿,这个数字相当于万科上半年的销量。
本次,阿里强势入股易居,并投入50亿成立阿里主导的合资平台,带给行业巨大的想象空间。
例如,将易居现有的线上售楼处和线下交付团队,与天猫平台打通,运用阿里巨大的流量给开发商导客。
或者,通过支付宝进行房产网上交易,让用户有更好的支付体验,甚至在花呗上还房贷,打造万亿级金融市场。
对购房者而言,疫情大幅加速了人们对于在线看房、线上认购的接受度,房产交易线上化的进程在提速。
这时,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入局,
运用流量优势和技术优势,颠覆和改变房产交易流程,条件已经成熟。
就在与易居的合作公布前,阿里房产板块已经开始招兵买马,在其官网的团队介绍中,是这样描述:
通过互联网产品创新的方式,为房产行业带来变革,让人人能够在阿里房产上轻松买房。
面对野心勃勃的阿里腾讯,开发商将逐步沦落为弱势群体。
房产交易将越来越依赖线上流量和线下渠道团队的配合,正如今天贝壳被房企诟病一样:
被绑架的开发商,只能接受渠道高佣金。
试想一下,当用户买房时,习惯性的先去天猫搜索,在线了解项目信息,大致满意后才去线下看房。
这个习惯一旦形成,不仅对房企销售形成绑架,也会加速中小开发商的淘汰。
这一天到来时,开发商就真的成了银行和渠道的打工仔。
来源涛哥杂谈
恒生科技指数:30家中,千亿港元以上市值11家,腾讯、阿里系14家,普华永道审计19家
香港 IPO 市场(2020年前七个月):上市 88 家,募资 1,321.42 亿港元
香港 IPO中介机构排行榜 (过去24个月:2018年8月-202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