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泰禾之墜看三個投拓陷阱

從泰禾之墜看三個投拓陷阱


來源 :地產八卦女


1


最近泰禾股價大漲,從4元多漲到了8元上下,最高漲幅接近100%。


究其原因,一是在股票牛市的刺激下,房地產板塊出現整體補漲;


二是自泰禾5月14日發佈引入戰投可能導致實控人變更的消息後,不斷推陳出新,「曖昧對象」從金茂、保利、建發、世茂、中鐵建、國貿,一直傳到了萬科。


對此,有人還煞有介事的分析了一下為啥萬科要收泰禾:


  • 泰禾希望戰投對象是國企;

  • 黃其森有萬科情節,自然屬意萬科;

  • 萬科接連被碧桂園恆大拉下馬,回歸行業第一的需求很明顯;

  • 萬科大股東對萬科管理層的收購行為明確表示不干預;

  • 泰禾的「院子系」品牌和土儲資產還是很有亮點的…..


說實話,萬科收不收泰禾,顯然不是泰禾屬意萬科屬意國企就能達成的。而萬科想回第一,股東不干預管理層這些牽強的理由和需求,也不一定要靠投資泰禾才能實現。甚至我還可以說,泰禾希望國資接盤,希望有個股東不干預管理層的公司入主,本質上還是捨不得控股權,希望做個「小萬科」。

由此,個人覺得,泰禾到底「花落誰家」,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泰禾這樣一家TOP20房企,曾擁有千億營收、幾百億市值,而今墜落之快,確實讓人瞠目結舌,也讓人不得不重視當下房企的負債、土儲等風險管理。

2

查閱泰禾的年報,泰禾之所以遭遇如此的資金困局,有開拓了多元板塊,尤其是醫療等燒錢的產業形態的原因,也有內部管理低下,喜歡高薪挖人、頻繁換血、離職率居高不下的因素,但最主要的,還是在於泰禾喜歡做高端,沒有剛需項目,導致泰禾周轉速度跟不上其他房企的節奏,高周轉不高,再加上又喜歡高價買地,導致大量資金「套」在了土地上,是極為典型的中了「三大土儲陷阱」的房企。

從泰禾之墜看三個投拓陷阱
▲根據微信公眾號「城管隊長」的報道,截至2019年底,泰禾的土儲達到3270.14萬平方米,可售貨值約4000億元,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的土儲面積分別佔總土儲的20.4%、20.9%、14.8%,在中國以核心都市圈為發展重心的趨勢下,泰禾的這些土儲,看起來很是誘人。

哪三大土儲陷阱呢?從前面的描述我們可以知道,泰禾喜歡做高端,因此對於在城市核心轄區的優質土儲沒有免疫力,這就造成了泰禾買地時中的第一個陷阱:地塊區位陷阱

說實話,在各類買房文章大行其道的今天,很多人乃至很多地產商都被「地段」這個詞洗腦過。有的人覺得,我房子地段好,怎麼都會漲;

而不少房企也覺得,我這個地塊區位佳,未來怎麼弄都不會虧。因此只要土地拍賣會上出現核心轄區的優質土儲,集團區域公司給的授權價巨高拍下來一開發,就徹底蒙了

這地塊位置雖然可以但是因為限購政策,料想中的開盤價批不下來,再加上地價過高,不要說期望中的高溢價,能不虧本大甩賣就不錯了。

在這方面,泰禾可謂是深有感觸。

例如黃其森最得意、最心愛的西府大院項目,2016年在太廟舉辦發佈會,邀請馮小剛等眾多明星造勢,但不久後即遭遇調控。

作為泰禾在全國位置最好的項目,黃其森斷斷是不允許以7、8萬的單價開賣的,捂盤捂了兩年,銷售團隊都換了一波又一波,終於在18年礙於資金緊張的巨大壓力,不得不推出部分樓棟回籠資金。這個項目雖然最後也拿到了11萬多的預售價,但即便如此,其間的資金成本、宣發成本,一核算下來,實在是到了令人瞠目的地步。

再比如泰禾其他高價收併購來的項目。

南京青龍湖,為了規劃問題,泰禾花了近千萬請了相關人員到泰禾任職,仍然無濟於事;深圳尖崗山地王,當初泰禾為了這麼一個「好地塊」,買地的價格比周邊房價還高,儘管深圳房價冠絕全國,但再怎麼漲,也追不上泰禾「回本」的窟窿,算是徹底被套牢了。

3

剛才我們聊了泰禾買地時經常中的第一個陷阱:地塊區位陷阱,這個陷阱本質上就是集團和區域公司投拓人員短視造成的,只看到肉,在樓市火熱時激情迸發,不顧成本一頭扎進去,從而徹底被套牢。

那麼第二個陷阱呢?其實從宏觀看,第二個陷阱就是規模陷阱。

還記得在2004年的時候,萬科曾在深圳銀海山莊開了個會,當時的萬科銷售額只有63億,尚在為衝擊百億努力,而郁亮卻在那時口出狂言說,「未來10年後萬科銷售額要過1000億」!

在我的印象里,這無疑是房地產企業最早的規模宣言了。隨着萬科在2010年順利過千億,各家房企開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紛紛奔向千億、兩千億、五千億的大目標。在那時,地產圈流行的一個觀點是,一家優秀的房地產企業必須要有規模,有規模才有市場地位,才會為品牌和效益打下堅實基礎。

不得不說,在當時千帆競渡的市場語境下,努力提升規模是正確的,但必須要量力而行。不顧一切上規模,藉著一時的市場熱情拚命上槓桿,最終只能落得個房倒屋塌的晚景。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知道,土儲決定了未來的規模。要搞大規模,必先搞大土儲。而土儲……拍過地的人都會知道項目銷售額、利潤額這些只能事先預測,且極度不靠譜

測算中的定價銷售節點回款速率可售車位銷售等等預測是極度不保守的,但不預測你不敢拿地,拿不到地就沒有規模,沒有規模就沒有市場…..所謂屁股決定腦袋,為了規模一鼓作氣沖了,但一旦市場陷入低迷就是炸雷,所以2017年調控以來,這一波光看銷售金額的「唯規模論」房企一定完,有土儲有貨值沒利潤
從泰禾之墜看三個投拓陷阱
▲泰禾4000億貨值,有多少能夠實打實快速換成錢?一年內的短期負債都有1400億,很明顯,這些負債都是前幾年地產大牛市裡激情拍地惹的禍,泰禾黃其森2018年初還放話2000億小目標!這樣掉進規模陷阱的泰禾,正是實打實的有土儲有貨值沒資金的典型。

4

剛才我們聊了地塊區位陷阱和規模陷阱,接下來,我們再聊聊去化周期陷阱。

先前我們提過,泰禾喜歡拿高價地,或者喜歡做高端產品,高價地或高端產品的共性就是相對剛需產品去化慢,高周轉不起來。在我的印象里,除了融創做成了高端產品高周轉外,其他房企好像還沒有學會這門功夫。

其實除了高價地高價產品,低價土儲或低價房也有類似的去化周期陷阱。

不少房企喜歡拿二三線城市郊區的土地,那個樓麵價是真低啊,幾百塊錢一平的都有,再一看周邊房價隨便干都是賺啊但是大部分投拓人都低估了這個去化周期,最終去化時間過長,超過心理預期導致投資「低周轉」。

由此,我們想像中的房地產商「坐地生財」,其實是不存在的,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門道和陷阱,如何找對門道、規避陷阱,把賬面上的收益化為實際收益和ROE,這是一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大課。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IPO上市資訊:www.ryanbencapital.com

相關閱讀

一個基層員工眼中的泰禾之「墜」

泰禾集團:A股債券違約,傳引入「萬科」談判順利

香港 IPO中介機構排行榜 (過去24個月:2018年7月-2020年6月)

從泰禾之墜看三個投拓陷阱

Author: RyanBen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