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地產八卦女
01
今年的樓市比往年更為曲折,一場新冠疫情直接打破了大多數房企的營銷計劃。然而,房企的負債、利息支出等融資成本是不隨新冠改變的,在新冠疫情和此前戰略決策失誤的影響下,房企的生存發展開始遭遇巨大分化。
其中,前有福晟,後有泰禾,打破了地產商「大而不倒」的固有印象。特別是泰禾,近段時間頻頻傳出賣身金茂、福建某國企的消息,「黃其森將讓出第一大股東的位置」的傳言,讓這家閩系房企更顯悲涼。
由於工作原因,我在這一年認識了不少泰禾的內部員工,有一位還是我的同鄉,從他身上,更加感受到了近幾年的跌宕起伏。也正是在這幾年,我也見證了他從一枚青春靚麗小鮮肉,向中年禿頂男的轉變。
02
還記得兩年前,我剛認識他的時候,他還很春風得意地跟我說:「老妹,我的股票又漲了,走,請你擼串去!」
是的,那個時候,他買了自家公司泰禾的股票,泰禾也因為剛剛宣布2018年2000億的小目標而經歷着股票的翻番,從十六塊錢漲到四十塊錢,享受着十幾個交易日里出現了七次漲停的快感。此時的同鄉激情滿懷,慷慨激昂,大有一種好男兒征服四方的豪氣……
然而戰鬥的號角剛剛吹響,去年春節假期一過,同鄉就傳遞出「大事不妙,公司要裁員」的信號,而這距離年前一個個領導意氣風發籤署軍令狀,勢必要完成2000億小目標的激情狀態,間隔只有短短二十天。
那一天,同鄉叫我出來喝酒,問我這到底是什麼信號,是不是其他地產也開始裁員了。到現在還記得這小子眉頭深鎖的樣子:「今年這是怎麼了,年初就裁員。」
看着他誠惶誠恐的樣子,我想起幾年前自己剛參加工作不久,壯志滿懷,後來第一次聽聞要裁員時自己渾身散發的焦躁不安,這種巨大的落差感、對未來的迷茫和不知所措,可能步入職場的每個人都會遇到。那一晚,我倆喝了三箱啤酒,第二天頭都要炸裂了,這小子生氣地說:「太TM頭疼了,老子今年一定要賺錢,喝最好的啤酒!」
顯然,泰禾這家地產公司的當家人是相當激進的,身上具備閩商典型的想贏、愛拼的性格,對下屬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想贏會拼,愛拼會贏」。秉着這股精神,過去這三四年,泰禾瘋狂拿地,快速擴張,以至於內部人士都覺得「步子邁的有點大,扯到了蛋」。「瘋」與「狂」是對泰禾的高槓桿、狂飆突進式擴張的高度概括。
而事實確實如此,2011年黃其森借殼上市的泰禾集團總資產僅為82.28億元,截至2019年末,總資產為2251.75億元,不到8年,勁增27.36倍。同期,作為激進擴張標誌的負債,也增長到了將近2000億,其中,現金流只能覆蓋10%的短債,疊加每年百億元的高額利息,現金流風險之大,不言而喻。
危機來臨,泰禾倉促祭出「續命三招」:高周轉、賣子、引入戰投。
對此,了解內情的同鄉告訴我說,若非到了緊要關頭,泰禾是絕不會賣項目的。尤其是廈門灣和南昌茵夢湖這兩個項目。泰禾廈門灣是一個典型的金牛型項目,2019年銷售接近百億,但就是利潤貢獻如此之大的一個項目,據說股權已經賣掉了;南昌茵夢湖項目是泰禾集團從康莊控股手裡兩次收購而來,合計耗資29.30億元。當初項目開工的時候,省、市、縣三級領導全都出席,持有不到一年就將持股比降至49%,開發該項目的主動權,以18.06億的底價拱手出讓給世茂,實在令人惋惜。
同時,由於泰禾專註做高端產品,沒有剛需項目,導致泰禾周轉速度跟不上其他房企的節奏,高周轉不高,再加上又開拓了多元板塊,尤其是醫療等燒錢的產業形態,泰禾18年頻頻被爆出資金鏈緊張的新聞,搞得泰禾不得不時常推送「新獲授信幾百億」的新聞,來喂客戶和員工吃下定心丸。
「我那時有個同事,基本天天發圈說泰禾的財務狀況有多好,今天獲得這家銀行授信,明天獲得這家銀行授信,到了去年,她就從泰禾離職了,轉眼又開始誇其他房企。」同鄉說。
對於格外燒錢的醫療板塊,同鄉告訴我,剛開始的時候,黃老闆其實是非常重視的,忍受着一年虧損幾個小目標的壓力,也要持續投入資金。黃老闆多次曾經在大會上表示「我們要慢慢做醫療」。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老闆的雄心壯志,可是換個角度想想,時間不等人,做醫療真的是想快也快不起來啊,短期內是很難實現盈利的。而泰禾又背着這麼大包袱,還投錢做醫療真的讓人感覺好鋼沒用在刀刃上。
「但是,也正因為有醫療、教育等民生產業,又是納稅大戶,在福建又有很好的口碑,泰禾的資金鏈問題才受到福建省政府重視,對於福建國企戰投的吸引才得以延續。」我那位同鄉說,「泰禾的整體布局,其實還是非常完善的。」
03
產品方面,不管是在同鄉還是在我來看,泰禾的產品力確實相當不錯,在業內也是有口皆碑。
一方面,拿地位置都還不錯,雖然都較為偏遠,但是勝在環境優美,符合這家公司主打郊區別墅的產品定位。不僅如此,這些別墅項目一般都處於依山傍水、上風上水的區域。
另一方面,泰禾開創出來的中式官府畫風別墅,區別於綠城中式江南風格的別墅,非常有特色。例如其位於北京郊區,現在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新址的第一個代表作品——運河岸上的院子,現在成了各個開發商都會去參觀的項目。
▲運河岸上的院子-門頭鑒賞
同樣地,泰禾位於北京西三環的另一個產品系的開山之作,泰禾西府大院,每年接待同行參觀人次就能達到十萬人次。很多職業經理人跳槽來到這家公司,就是為了學習西府大院的產品力,在這一點上,設計和工程口的員工表現得尤為明顯。
▲作為泰禾在北京最重要的幾個項目之一,泰禾西府大院是選擇在太廟舉辦的首發活動。據說閩商很篤信風水,在哪裡亮相,是十分考究的。
然而太廟似乎沒有延續這份福氣,泰禾黃其森老闆最得意、最心愛的西府大院項目,在太廟舉辦發佈會後,並沒有順風順水、一路高歌猛進,反而是在沉寂多年之後,2018年才開始出售。售價也遠遠低於黃老闆曾經暢想的「非20萬不賣」。
對此,據我那位同鄉說,西府大院項目早在17年就達到了出售條件,在正要開盤的時候,調控政策來了,作為這家公司在全國所有項目中,位置最好的那一個,老闆斷斷是不允許以7、8萬的單價開賣的,捂盤捂了兩年,銷售團隊都換了一波又一波,終於在18年礙於資金緊張的巨大壓力,不得不推出部分樓棟回籠資金。
這個項目雖然拿到了11萬多的預售價,高於周邊其他項目,即便如此,黃老闆也是多次為這個項目感慨惋惜,大有一種生不逢時的悲憤。
04
人事方面,在泰禾出事以前,很多營銷口的員工其實是奔着泰禾的高薪待遇去的。泰禾給員工開出的薪水,在泰禾遭遇資金困局以前,不敢說是行業第一,但至少是行業前三。
但是在資金鏈出現緊張現象後,泰禾試圖用人力高周轉、挖掘高價值人才來解決問題。在2018年初,泰禾投拓線全線收縮,不少城市公司的投資部人員裁減到原來人數的一半(現在可能是只剩一兩個)。與此同時,泰禾人事招人加了一條:只要985出身的人。
2018年年中,泰禾設計部開展線下專業考試,把60分以下的員工都裁了,接下來又有了針對入職不到四個月的管培生的裁員,留下的一部分也要從校招轉為社招,薪資大打折扣。
也是因為將裁員的大刀砍向入職時間短暫的校招生,在18年秋招時,不少985/211高校都將泰禾列入黑名單,據說其中就包括黃老闆的母校福州大學。,。
在這之後,裁員的大刀又砍向了高管。
在泰禾出事前,泰禾喜歡重金在行業內挖人,甚至當場在例會上,當著全體下屬的面直接邀約,而這些高薪挖過來的管理者,身上都帶有上一家任職公司的企業特徵,曾經有員工表示,部門領導是萬科出身的,這個部門就是萬科的行事風格,過了不久,換成龍湖的領導來管理部門,這個部門又會按照龍湖的模式來工作,管理之混亂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泰禾爆發資金鏈危機後,泰禾副總經理級以上的高管離職人數達到了數百人,其中很多都是老闆重金挖來的高管。比如原龍湖北京營銷總李亮,被泰禾挖來做副總裁,雖然其為泰禾搭建起了集團營銷、策劃以及各區域營銷的完整體系,但據說是因為其帶來了不少龍湖老部下犯了黃老闆的禁忌,加之黃老闆火燒眉毛急於求成,與新進高管的蜜月期越來越短,最終導致這位優秀大將的離職。
顯然,混亂的管理、頻繁的換血,沒有加速管理水平的提升,反而造成泰禾人心不穩,更加劇了泰禾資金鏈的不穩定。對此,我那位同鄉,經常自嘲泰禾是「大學生水平的產品,小學生水平的管理」。
05
說實話,最近幾年是放大迷茫和焦慮的幾年。邁不過去這道坎,也許就永遠邁不過去了。
在這幾年,我看着這位同鄉小兄弟,完成了從一枚眼神清澈的青春鮮肉,向麻木中年人的轉變。
也許,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都將向生活妥協。也許,成年人的生活就是,無論今天你經歷有多麼糟糕,第二天還是會按時起床工作,迎接新的一天。
至於泰禾,這家在中國地產界有過原創產品、為中國人居打下深刻烙印的房企,無論以後還是不是黃老闆的,都值得我們去銘記、去惦念。
地產12家、物業7家、建築相關10家,正在香港上市處理中…港交所,絕對是IPO首選
香港 IPO中介機構排行榜 (過去24個月:2018年6月-202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