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四大會計師事務所(BIG4)年輕會計師曠工後,被發現在家中猝死,消息在會計界廣傳,紛紛議論審計工作工時長、「過勞死」的問題。
據了解,死者今年31歲,上月(4月30日)未有上班,同事前往其寓所尋人,但未獲回應於是報警。救援人員到場後破門入屋,發現男事主倒卧屋內證實死亡。警方調查後相信事件無可疑。
不過近日有員工,指死者生前工作量甚大,經理(死者)身上有14隻JOB,其中幾隻仲系listco(上市公司)。
更表示事主原有打算請病假,但若請假,手頭上的工作就會「斷鏈」式停滯,所以放棄。
有現職該公司的員工向TOPick透露,死者的上司剛升職,所以相當著緊下屬的工作細節。
(QP)加入人工智能等內容,減輕重複工作
會計師公會會長羅富源出席午餐會時稱,不能評論個別事件,而公會近年屢推不同金融科技工作坊,甚至在今年生效的新專業資格課程(QP)加入人工智能等內容,期望可減輕會計過程重複工作。
羅富源續指,公會也有不同興趣小組讓會員關注工作生活平衡,另有資深會員參與的輔導計劃(mentorship),向年輕會員介紹會計師不同出路。
新會計準則今年生效,影響EBITDA
另外,新會計準則IFRS 16今年生效,副會長林智遠指出,新準則內容改動包括將12個月以上的租金支出以資本開支入賬,零售等行業於今年中期報告時的資產負債水平,或因此而有大幅變化,提醒投資者要小心理解變化的原因。他補充,有關變動可以提升資產及負債報表的透明度。
除了影響資產負債表,林智遠解釋,有關做法也會令租金由經營開支變成攤銷支出項目,變相令公司有更佳的賬面EBITDA (除息稅、折舊及攤銷前溢利)。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IPO上市資訊可供搜索、查閱,敬請瀏覽:www.ryanbencapital.com
李小加:港交所擴充科技實力,未來打造數據交易所、藉助 AI 技術審閱上市文件
面對停牌新規提前準備,更換審計師的上市公司較2018年增1倍
香港IPO上市申請失敗:被聯交所拒絕的39個案例匯總(2013-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