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股研發周期長、風險高,應審慎投資

如果你看不懂生物科技公司的招股書,請千萬不要投資;如果你對生物科技行業的政策與發展不甚了解,請千萬不要投資;如果你的心臟不能承受股價一天漲跌20%甚至更高的波動,請千萬不要投資。如果你不能接受投資的股票價值有可能歸零的風險,請千萬不要投資。
李小加

來源 | 大公報

生物科技股研發周期長、風險高,應審慎投資

港交所(00388)去年四月推出上市新規,讓「同股不同權」新經濟公司及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來港上市,至今最少有七家生物科技公司登陸香港。長和是次分拆上市的和黃中國醫療科技,去年虧損5.8億元,更預告未來盈利主要取決於候選藥物商業化是否成功。生物科技行業具研發周期長、投資周期長和上市時間長等特點,投資者決定投資時,確實須審慎。

縱觀本港生物科技股表現,歌禮製藥(01672)、百濟神州(06160)及華領醫藥(02552)上市至今,股價分別跌10%至50%不等;反觀信達生物(01801)、君實生物(01877)、基石葯業(02616)和康希諾生物(06185)上市至今,股價累升30%至逾1倍,可見市場對相關行業股份看法不一。

事實上,中國乃至全球的醫療需求龐大,內地及跨國企業爭相拓展創新藥物開發,帶來更先進的治療方式。然而,無論是致力於HIV領域的抗病毒平台,還是分子標靶葯、抗菌療法或是免疫治療,抑或專註癌症領域或着重在皮膚領域,都註定了這些生物科技企業需花費較一般醫療企業長的時間和投入才能達到目標。

生物科技固然是未來的大趨勢,但有別於一般的醫藥、醫療股,生物科技企業來港上市,除了考驗本港投資者能否專業地給予相對合理的估值,也是這些企業學會說出自己故事,讓更多人明白公司業務的遠大前景。投資者萬不能盲目跟風投資,使自己陷入更大投資風險。

正如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所言:「如果你看不懂生物科技公司的招股書,請千萬不要投資;如果你對生物科技行業的政策與發展不甚了解,請千萬不要投資;如果你的心臟不能承受股價一天漲跌20%甚至更高的波動,請千萬不要投資。如果你不能接受投資的股票價值有可能歸零的風險,請千萬不要投資。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IPO上市資訊可供搜索、查閱,敬請瀏覽: www.ryanbencapital.com

相關閱讀

香港2019年第1季的36個IPO項目看香港上市費用

香港IPO中介團隊排行榜 (2019年第1季)

香港IPO市場:2019年第1季,上市 43 家、募資203億港元,上市申請 115 家

IPO上市破發,破發算什麼,關鍵是要「活下去」?

港交所列不適合上市六大理由,去年拒絕IPO申請宗數增7倍

香港IPO上市申請失敗:被聯交所拒絕的39個案例匯總(2013-2017年)

生物科技股研發周期長、風險高,應審慎投資

Author: RyanBen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