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更新:4月15日,又有一家(首控國際金融)剛剛獲批牌照。
保薦人牌照審批驟降
本地中小型上市保薦人數目數年前顯著增加,惟近期新成立的卻大幅減少。根據香港證監會數據顯示,年初至今只有五家機構獲該會發保薦人牌照,撇除四傢具內地背景,只有一家是中小型保薦人。
分析認為,雖然2019年首季香港新股集資額全球排名第二位,但監管機構嚴打「啤殼」*,創業板上市公司數目大減,本地中小型保薦人生意難撈,自立門戶的誘因大減,個別甚至或因生意不理想會結束業務。相反,有中資券商背景的保薦人會愈來愈多。
* 啤殼上市意思就是借殼上市,啤殼是香港本地的說法,「啤殼」在粵語方言中有「用模具複製的意思」。在港股啤殼上市公司指的是那些本身上市純粹是為了股票交易、以及將來將「上市公司地位」作為交易目的的公司,這種公司主要是那些未上市公司的收購目標,未上市公司通過收購「啤殼上市公司」作為跳板,跨越複雜的上市審核程序,達到迅速進入股市聚集資金的目的。
2015至2016年期間,市場出現多家本地中小型保薦人,單是2015年獲證監會發牌的中小型保薦人已近十家。
當時正值內地對外資投資高峰期,內地資金對香港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有需求,加上開設保薦人公司門坎不高,最低實繳資本只需一千萬元,造就大量本地中小型行成立。2018年獲發牌的保薦人達十四家,當中不乏中小型保薦人。
不過,2019年至今只有五家家機構獲發保薦人牌照,包括方正證券融資、越秀融資、絲路國際資本、竤信國際和首控國際金融。現時持牌的保薦人總數有115家,較去年底僅微增4.5%。
創業板新上市數目銳減 |
今年獲批保薦人牌照公司 |
(補充:今年獲批保薦人還有昨日剛剛獲批的首控國際金融)
淡市開公司不划算
公共專業聯盟財經政策發言人甄文星表示,未來中小型保薦人新成立數目肯定會放緩,原因是新股市場淡靜,部分新股要延期,令到成本增加,而且開設保薦人公司的租金及人工不菲。
此外,監管機構嚴打啤殼、借殼上市等亦是原因之一,「現時的確是少咗公司願意在創業板上市!」與此同時,證監會發牌部很忙,正常要六個月才能批出保薦人牌照。
有投行界人士直言,現時創業板上市已變質,「原本創業板是給中小型企業機會上市,但現時就好似洪水猛獸般,要趕盡殺絕,創業板已再無集資功能!」
除創業板集資難之外,即使主板上市亦較以前困難,因為香港交易所(00388)2018年收緊上市門坎,將主板上市時的最低市值由2億元,增加至5億元,最低公眾持股價值由5,000萬元,增加至1.25億元。「莫講話小型行,就連中資投行都覺得難!」
散戶對新股失興趣
他又稱,近年上市公司重組的監管及合規要求提高,加上市況波動令散戶對新股市場興趣下降,中小型保薦人生意亦受影響。「細行如果無分銷網絡,生意更差!」再者,近年證監會審批牌照很嚴格,遇到要轉換大股東或者是民企背景等,都要查根究柢。
他續表示,在種種原因之下,本地保薦人自立門戶的誘因大減,甚至個別或因生意不好會結業。「保薦人的主要人員有其市場價值,如果無生意,沒有必要再開檔,可以去打番工,中資保薦人搶住要人!」
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指出:「以前啤殼有價,本地細行唔憂無生意,但是嚴打啤殼之後,少咗好多生意,而且養殼的成本昂貴,加上現時在市場上肯借錢按殼的水喉愈嚟愈少!」新成立的細行雖然少,但不會絕跡,因為中資保薦人的生意「做唔切」,可能要尋找本地行合作。
中資行料大小通吃
他同意未來中資保薦人只會愈來愈多,因內地企業上市仍多,一定要找有中資背景的保薦人。「以前中資行可能專做大型新股,但現時會大小通吃,又或由以往做聯席保薦人變成獨家保薦人。」證監會早前曾表示,內地公司已佔本地保薦人業務達七成。
新股市場飽和難搵食
近九年保薦人數目增長達1.65倍,惟新股保薦工作集中在一部分保薦人,過去兩年十大參與最多新股保薦項目的保薦人中,每家保薦新股上市的數目由11至18宗不等,其餘保薦人參與的新股保薦數目,可能只是數宗而已。
主要人員資歷不足
2010年保薦人數目約有43家,按現時合共有115家計,即是九年間增幅高達1.67倍。有市場人士指出,「數量增幅是可觀,但新股保薦人工作未必夠分。」
他續指出,保薦人行業的另一個現象是合資格的主要人員不足夠,因為有關要求嚴格。
據了解,保薦人須委任最少兩名主要人員,而且主要人員要於五年內有兩宗妥善處理新股經驗,故這方面人才增長緩慢。按現時持牌保薦人公司計,只有370名主要人員。
市場人士又稱,若持牌保薦人有主要人員離職,只剩下一名主要人員,不能再接新的保薦人生意,但已接下的工作仍可繼續。根據資料,現時有七家保薦人未符最少有兩名主要人員的規定,只有一名主要人員。
香港證監會早前曾表示,在審批牌照時,適當性及財務穩健性是評估的主要指標。不僅考慮可量化的準則,並會評估每宗申請。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IPO上市資訊可供搜索、查閱,敬請瀏覽: www.ryanbencapital.com
香港IPO市場:2019年第1季,上市 43 家、募資203億港元,上市申請 115 家
香港IPO上市申請失敗:被聯交所拒絕的39個案例匯總(2013-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