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星島日報
香港證監會上周連珠炮發,一連向4名保薦人開出大額罰單,瑞銀(UBS)更被釘牌一年。有業界人士表示,隨着監管趨嚴,投行壓力也漸增,未來除了會更嚴格執行盡職調查,注重細節,在選擇項目時也亦會更加小心,考察發行人業務及管理層的可信性。
此次牽涉的三宗上市申請,是多年前的項目,證監會的調查也已持續幾年時間,因此業界對有關處罰並不意外,但認為重罰為業界帶來警示,有正面促進作用。有投行人士表示,當時監管環境不同,不少投行也因為業務繁忙而未有做好盡職調查,例如以電話查詢代替了現場訪談,從而導致了保薦工作缺失;而自證監會2013從嚴監管保薦人以來,業界在處理項目時已更加註意,料不會因今次重罰而突然對業界帶來很大改變,但相信短期內大家會更加註重細節,例如對發行人提供的數據進行更嚴謹的查證,及執行更嚴格的背景調查。
光大新鴻基副行政總裁楊健聲則表示,大家未來在選擇項目時或會更加小心,尤其是對發行人業務及管理層的可信性更為看重。現時不少新股上市時,都有不止一個保薦人。楊健聲認為,在有多個保薦人的項目下,投行應更加小心,他說︰「唔應該因為其他保薦人做咗(調查),自己就唔做,即使是與大投行一起做刁,自己也應該做好盡職調查。」
至於此次重罰事件對出任保薦人的投行帶來的影響,有業界人士料將對小型投行影響較大,因他們欠缺經驗,「(對盡職調查的)尺度不好把握」;消息人士亦透露,還有很多調查中或有問題的項目未被爆出,「不少項目都是類似這樣做的(指以電話查詢代替了現場訪談)」。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IPO上市資訊可供搜索、查閱,敬請瀏覽: www.ryanbencapital.com
香港證監會對IPO上市申請人和上市公司進行前置式監管的31個案例匯總
香港證監會主席.雷添良:與內地已有跨境監管合作,雙方有機制合作調查和交換情報
香港IPO市場:2019年1-2月,上市 24 家,通過上市聆訊 24 家,遞交上市申請 65 家
中國內地企業2018年度香港IPO上市報告 : 上市111家,募資2738億港元
香港IPO上市申請失敗:被聯交所拒絕的39個案例匯總(2013-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