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停牌新規提前準備,更換審計師的上市公司較2018年增1倍

來源 | 星島日報

面對停牌新規提前準備,更換審計師的上市公司較2018年增1倍

港交所早前收緊對上市公司賬目監管,引發業界核數師「跳船潮」。

港交所早前建議,上市公司賬目如遭核數師發出「不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其股份便要停牌直至問題解決為止。雖然新例尚未實施,但市場卻出現核數師「跳船潮」。由2018年12月初至今年1月11日(上周五)為止,總共有64家公司宣布更換核數師,較對上年度同一時期大增接近一倍。有會計業人士指出,上市公司近期都急於解決核數爭議,以免市場對公司失去信心。


去年12月有53家公司宣布更換核數師,而今年首11日則有11家,總數有64家。由2017年12月初至去年1月11日期間,則只有33家。換言之,在過去1個多月上市公司更換核數師的個案,較對上年度激增94%。


港交所去年9月發出諮詢文件,研究強制要求賬目遭評為「不表示意見」以至「否定意見」的公司停牌,諮詢期在去年11月底結束,市場估計方案在今年落實的機會很大。此外,港交所早前已落實另一條新規定,要求創業版公司停牌12個月,或主板公司停牌18個月便要除牌。換言之,賬目遭「劣評」的上市公司如無法改善,最終或要被逼退市。


面對停牌以至除牌的威脅,不少上市公司已儘早部署,包括與合不來的核數師終止合作。立信德豪會計師事務所董事林鴻恩指出,如果上市公司的2018年度財務報告有核數問題未解決,即使因新例未實施而無須停牌,市場亦會大失信心。不論是往來銀行、投資者以至供貨商,都會擔心這些公司的2019年度賬目不能過關,要在明年長期停牌


上市公司另覓核數師之餘,有些核數師也主動向公司呈辭。林鴻恩表示,由於監管規則日趨嚴格,核數工作的成本亦不斷上升,核數師對一些需要大量人手處理的問題公司工作,或會不感興趣。


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全國交易諮詢服務負責人湯飆表示,按照港交所建議,核數師意見對上市公司影響深遠,上市公司與核數師面對的壓力更大,他預計今年年底核數師呈辭的個案將進一步增加。

本文來源於星島日報,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IPO上市資訊可供搜索、查閱,敬請瀏覽: www.ryanbencapital.com

相關閱讀

聯交所建議規定:上市發行人如果發佈核數師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財務報表,必須停牌

香港會計師公會前會長唐業銓:港交所的建議似乎讓「會計師變到好像regulator(監管機構)」,港交所應儘快釐清復牌機制

2018香港IPO中介團隊排行榜

2018年香港IPO百億中介榜中榜

中國內地企業2018年度香港IPO上市報告 : 上市111家,募資2738億港元

2018年香港IPO市場:上市218家,募資2864億港元

IPO上市破發,破發算什麼,關鍵是要「活下去」?

香港IPO上市申請失敗:被聯交所拒絕的39個案例匯總(2013-2017年)

面對停牌新規提前準備,更換審計師的上市公司較2018年增1倍

Author: RyanBen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