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今日蒼南
記者 林乃鵬 陳薇拉
公司董事長洪作斌介紹,當前公司迎來中國天然氣行業快速增長的市場機遇,他們將繼續發揚艱苦創業的精神,不斷提升研發生產能力,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在「最好的時代」做「最好的自己」,把蒼南儀錶集團打造成為一家面向世界、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型企業。
蒼南儀錶集團的成功上市,振奮了蒼南企業的發展信心。縣金融辦負責人表示,近年來蒼南全力以赴引導企業充分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平台做強做優。蒼南儀錶集團實現了我縣企業上市的「破冰之旅」,給全縣企業形成了良好的示範,對助推我縣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篳路藍縷,艱苦創業
闖過風雲40年
上世紀70年代,蒼南儀錶集團的前身——掛靠在馬站中學的教學儀器廠誕生。洪作斌當時正在馬站中學教書,也就是該教學儀器廠創始人。
1975年洪作斌離開馬站中學,教學儀器廠被關閉。為了另謀生路,他舉債盤下教學儀器廠的一些設備,帶領16名員工,創辦了平陽縣馬站儀錶廠。1981年蒼南建縣後,工廠更名為蒼南縣儀錶廠。
儀錶廠很快就嗅到了市場的需求點,將燃氣流量計量儀器作為主打產品。不過,在計劃經濟以及物質匱乏的年代,要生產流量計量儀器這麼複雜而精細的產品並不簡單。「當時『一窮二白』,有個產品開發出來之後,因為缺少一個鋼片,我們就要從馬站趕到瑞安去尋找,缺少一個螺絲,我們就要趕到溫州市區去購買,一個來回兩天時間算快了。」洪作斌回憶說。
但是這並沒有動搖他們的創業信念。公司總經理黃友良說,當時他們克服種種困難,一步一個腳印搞建設,放開手腳求發展,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矚目的成就。到1984年底,工廠成了溫州市改革明星企業,並被國家機械工業部儀器儀錶工業局定點為生產流量儀錶的廠家。
本以為從此順風順水,但1988年開始之後的10年,企業卻陷入一場危機:由於工廠核心領導的變動,企業領導團隊出現鬆動,甚至一度出現「年初選廠長,年底沒廠長」的無序局面,導致企業走向下坡路,1998年甚至瀕臨倒閉。
面對嚴峻的形勢,工廠迫切需要改革,走出困境,由此開啟了二次創業的新征程。
首先是進行股份制改造。按照「產權明晰、政企分開、權責分明、管理科學」的基本要求,蒼南儀錶廠從原來的地方國營工廠進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實行全員股份制改造後,職工成了企業的主人,發展積極性得到激發,公司的凝聚力大大增強。
其次是進行異地搬遷。「馬站當時交通不發達,地理位置相對比較偏遠,這對企業發展不利。」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金文勝說,考慮到擴大生產規模和長遠發展之需,工廠決定實施搬遷——向幾十公里之外的縣城靈溪鎮轉移。2000年,公司在靈溪鎮工業示範園區新廠區建成投用,之後工廠從馬站整體喬遷到這裡,為二次創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異地搬遷之後,工廠抓住了西氣東輸等市場機遇,大力進行產品創新與轉型,重樹蒼南儀錶品牌與市場美譽,企業效益與日俱增。工廠在1998年至2017年這二十年間,產品銷售收入增加103倍,實繳稅費增加215.5倍,員工年均收入增加15.2倍。利潤從虧損19.1萬元到贏利2.41億元。
如今,蒼南儀錶集團建立了1個省級企業研究院、2個製造基地、3個控股子公司、4個綜合技術研發中心。主導產品已廣泛應用於全國城鎮燃氣行業和石化系統,並出口到美國、歐洲、南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企業規模位列行業前茅。
創新驅動,追求卓越 提升核心競爭力
近幾年蒼南儀錶集團發展駛入快車道。2017年公司工業及商用燃氣流量計產品銷售收入約為6.7億元,在中國工業及商用燃氣流量計行業中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36.8%。
高成長的背後,是工業技改和產品創新的不斷發力。「創新是企業進步的靈魂。」洪作斌表示,蒼南儀錶集團多年來一直秉持一個信條:堅持走「深化改革,加速創新,改革開放,科學管理」的發展路子,全面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機器換人」讓企業生產技術實現轉型升級。
走進蒼南儀錶集團生產車間,只見形形色色的自動化生產設備製造着一台台精密的儀錶,其中最顯眼的便是一台來自日本mazak的「五軸加工中心」,正在加工氣體羅茨流量計的核心零部件——羅茨輪。
羅茨輪就像氣體流量計中的「量筒」,其精度直接影響着儀錶的產品質量。「自引入五軸加工中心後,我們生產的氣體羅茨流量計計量精度、穩定性和可靠性有了質的飛躍,其綜合性能達到了歐盟技術標準。」公司副總經理林中柱說,氣體羅茨流量計是他們的主打產品之一,產值占集團總產值的二分之一。
在「機器換人」方面,公司先後從國外引入了數控滾齒機、五軸數控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車削加工中心、鑽銑加工中心、數控車床等先進生產設備,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從2015年到2017年銷售收入複合增長率達35.9%,凈利潤率由2015年的10.1%增長至2017年的36.1%。
產品研發讓企業市場競爭力得到明顯增強。
蒼南儀錶集團結合物聯網與大數據運用發展趨勢,在產品中植入了人工智能和無線遠程控制技術,推進產品更新換代。以他們研發的IC卡智能流量控制器為例,這款產品應用了物聯網無線通信、智能卡加密和防盜氣等技術,可實現流量計在線管理,打破傳統產品的使用局限。
該產品已被中石油、中國燃氣、港華集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所選用。
黃友良介紹,公司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左右轉為科研經費,着力開展技術研發工作。目前已建成「浙江大學-蒼南儀錶技術研發中心」、「全國示範性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中國計量大學儀器科學研究生教育創新示範基地」和「浙江省流量計量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等重點技術研究及培育機構。
憑藉強大的研發能力,公司產品研發不斷取得新突破。截至目前,企業已獲45項專利技術和20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並參加7項國家和行業標準的起草或修訂。集團公司及其子公司東星軟件開發有限公司均為高新技術企業。
創新已經成為蒼南儀錶集團搶佔國內外市場高地的法寶。公司已承擔1項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項目;5項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1項國家級星火計劃項目及20多項省級和市級科技項目;公司有4個國家級重點新產品;1個浙江省設備製造業重點領域首台(套)產品;以及1個浙江製造精品;共兩大系列四十四種規格產品通過了「浙江製造」認證,成為蒼南首家獲得該殊榮的企業。公司主要客戶包括五大中國領先的燃氣企業集團。
除了傳統的燃氣計量產品,蒼南儀錶集團還進軍核電工業市場。公司擁有專門生產核工業產品的基地。產品包括節流裝置、文丘里管、孔板閥、限流孔板、核級噴射器等。多款拳頭產品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可替代國外進口產品。「我們公司已經被多家大型核電企業選定為合格供貨商。」金文勝介紹說。
市場廣闊,政府扶持 借力上市做強做優
「鯤鵬展翅去萬里,終須憑藉東風力。」蒼南儀錶集團正是乘着行業發展的春風,以及政府政策大力扶持的東風,走上了自主上市的道路,於2016年啟動港交所主板上市工作。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中國天然氣行業快速發展。根據國家「十三五」規劃,2018年至2021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複合年增長率預計高達13.1%。面對廣闊的市場前景,蒼南儀錶集團亟需擴大產能,以便更好地擁抱未來市場。根據蒼南儀錶集團向港交所提供的招股說明書,此次募集的資金,55%將用於智能氣體流量計產品改造及配套提升項目,20%將用於物聯網燃氣計量及輸配管理平台(終端)建設。
與此同時,近兩年我縣把實施企業發展大培育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努力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推進企業上市「鳳凰行動」,引導更多企業走上資本市場。縣金融辦負責人介紹,蒼南出台了真金白銀的政策引導企業上市,設立5000萬元規模的上市風險共擔基金,在稅收返還、用地保障、企業保護等方面給予全方位全過程的支持。我縣探索推出企業上市「H+A」模式,鼓勵企業在港交所上市,並實行分段獎勵,切實降低企業上市成本。企業上市簽約獎勵200萬元、報會獎勵500萬元、上市獎勵500萬元,總數可達1200萬元,獎勵力度為全市最大;對H股上市後轉A股的再獎勵1000萬元。同時,優先解決擬上市企業的用地需求,給予地價優惠,還為企業開展針對性的「上市培訓」。
「企業自主上市,是我們蒼南儀錶長期以來心無旁騖做好、做精主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一種證明,也是未來做強做優的必由之路,將有利於公司加大品牌建設、提升整體運營管理水平。」洪作斌坦陳上市的初衷。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使企業走向多領域、多產業、多層次的市場,是蒼南儀錶集團深化改革創新,謀求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上市後,公司整體管理運營情況將曝露在「陽光」下,接受廣大投資者的監督與督促,將促進自身不斷加大創新研發、改善運營管理、加強市場渠道建設,也有利於企業吸引各方人才與資源充實自身創業創新。
「成功上市意味着蒼南儀錶集團又站在嶄新的發展起點上,我們公司將始終秉承『以人為本,科學發展,造就民族產業』的偉大使命,努力發展成為一個生產專業化、產品智能化、管理精細化、創新自主化、經營集約化、運作品牌化的國內一流、開放、和諧的企業集團。」洪作斌鄭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