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岩大咖說:IPO等同割韭菜,獨角獸破發成「鐵律」?

基岩大咖說 | IPO等同割韭菜,獨角獸破發成「鐵律」?

1、多方爭搶的獨角獸境外上市後卻表現不佳,為什麼?

獨角獸破發的根本原因在於IPO定價過高。獨角獸企業不要把IPO當做「割韭菜」,也就是不要把IPO定價定得太離譜。很多IPO企業破發,甚至在股市形勢不好時跌得頭破血流,就是把IPO當成了一次性賺錢的機會。價格總會回歸理性,企業只有合理定價,才能在大波動市場里相對穩定,並獲得後續融資的機會。

2、科創板即將上線,一旦成功推行,企業還會去境外上市嗎?

隨着科創板的加入,我國資本市場的層次將更加豐富,和全球各大資本市場競爭,也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比如科創板將定位為「中國的納斯達克」,將來盈利指標的弱化一定是個趨勢,加大支持硬科技、技術含量高和進口替代的企業一定是板塊主旋律。

而香港市場的投資機構比較偏好藍籌股,如果是傳統的金融、房地產、能源等企業,去香港上市就會是比較合適的,一些新興產業去香港上市可能就不太合適。中小企業去香港上市,除非是名氣非常大,或者是很特別,不然很容易成為仙股。

美國投資機構要購買發展中國家的股票,一定會是因為在這個新興行業里,企業表現出了非常強的在發達國家的成熟企業所不具備的爆發力。所以那麼多的互聯網企業在納斯達克上市後能夠拿到不錯的估值。如果企業是互聯網、智能製造等新興領域的企業,在美國上市會是合適的。它有爆發力、有話題、有成長性。但如果是傳統的金融、能源等企業,在美國可能就不太受歡迎。

國內的A股市場則會是國內所有企業永恆的追求、最終的上市地,國內發展成熟、利潤增長穩定的企業肯定會特別期望能夠在國內A股成功上市。

3、專門針對生物醫藥企業IPO政策做了很多的調整,為什麼?

對於創新葯企業而言,在產品研發成功推向市場之前,通常沒有收入,也沒有利潤,又面臨巨額的研發支出。成功上市一方面可以為創新葯企業提供一個便利的融資渠道,首發募資也可以填補研發費用上的緊缺,另一方面還可以增強公司品牌效應,使公司與外界的研發合作更容易達成。

從美國市場的經驗來看,美國生物醫藥產業能夠高速發展的原因不在技術,在資金。生物醫藥行業的下一次產業革命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回報,他們有很多改變世界的葯,有很多能挽救生命的東西在不斷的發明創造出來,我們看到了一次又一次新的成果,我們看到白血病患者可以痊癒,甚至先天性失明患者可以痊癒。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成果?是資本,是資本的力量,同時也是資本市場規則的力量。

以前很多資本包括中國也是一樣,他們不敢投資生物醫藥企業,尤其是不敢投資創新葯企業,為什麼?研發費用太高,研發風險太高。我們要讓能救命的企業賺到錢才能救更多的人。

4、基岩資本為什麼堅定看好生物醫藥行業?

現在生物醫藥企業沒有收入的時候就能上市,這就使很多早期資本願意參與創新葯企業的早期投資,因為不需要等到這個葯賣出去創造利潤才能退出,甚至可以在臨床一期、二期有了一個臨床數據的結果,還沒有任何收入的情況下,這個企業就能上市。也就是說在它創立的時候投資它兩三年時間有一個實驗的成果,可能它就能上市,資本就能退出。

在這樣的資本制度保障之下,資本才願意投資創新葯企業,有了資金企業才能創造出更大的成果。我們非常高興看到近幾年中國資本市場在向美國資本市場學習,有綠色通道,也即將有科創板。據我所知有很多生物醫藥企業現在都和國家在接觸,都在研究登陸科創板的可行性。我們希望有更多的資本能夠參與到生物醫藥行業中來。

中國有很多這方面的人才,他們從美國回來,他們需要資金的幫助,我想有更多資金的進入會幫助他們在資本市場跑的更快。同時我們這些機構的存在會幫助他們登陸資本市場,也會讓我們投資者得到更高的回報。在癌症、基因檢測和基因藥物領域真的會有很多改變世界的產品,尤其是成熟的資本現場都對此做了充分的準備和期待。

相關的投資人或者投資機構如果你不去了解生物醫藥這個行業,我覺得是不合格的。未來十年二十年生物醫藥那麼大的範疇都是高增長領域。生物醫藥行業是我們重點關注的行業,我們會長期深耕,長期和企業在一起。我們希望能夠通過資本運作的手段,藉助不同的市場,不同的運作模式,幫助我們的企業走得更遠。我們不希望跟風,有沒有名氣,會不會PPT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企業在做些什麼。如果我們認可一家企業,我們就會幫助企業成為獨角獸。這是基岩資本一直在做的事情。

 

來源:基岩資本

 

Author: RyanBen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