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港交所
香港交易所、香港證監會聯合公告,於2025年5月6日起推出「科企專線」(Technology Enterprises Channel, TECH),致力於讓「特專科技公司」、「生物科技公司」在申請香港上市之前的籌備階段,就能獲得專門的上市指引,並可以選擇以保密形式提交香港上市申請。
與其他主板公司不同,「生物科技公司」、「特專科技公司」申請香港上市分別遵循香港《上市規則》中的第18A章、18C章。這是港交所為拓寬企業上市通道,於2018年4月、2023年3月先後在《上市規則》中新引入的章節,用於支持尚未盈利或未達主板收入要求的生物科技企業和特專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募資。
專業團隊向申請人提供指引
「科企專線」由專業團隊領銜,他們在審批第18C章及18A章上市申請方面具備經驗。
他們會接觸潛在申請人,更深入了解其公司業務並幫助其理解《上市規則》的要求,同時就上市資格及合適性提供指引,如核心產品要求、資深投資者的資格及獨立性、特專科技行業可接納領域,以及接納當前範圍以外的其他新領域為特專科技行業的考慮因素等。
港交所旗下聯交所表示,這類申請人可就與《上市規則》有關的具體問題和港交所探討並尋求初步指引。
有意通過「科企專線」與聯交所溝通的潛在申請人,可按照聯交所「科企專線」網頁上的說明聯繫上市科,將「科企專線-查詢表格」、以及「首次公開招股前查詢的補充資料(M119)」,發送到上市科提供的電子郵箱。

以保密形式提交申請,過早披露 或有過高風險
目前大部分企業在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後,其招股書立即在港交所「披露易」披露。
港交所指出,特專科技公司、生物科技公司一般處於早期發展或產品尚未商業化的階段。與其他行業相比,過早或長期披露公司的營運策略、專有技術或上市計劃,可能會為這些公司帶來過高的風險。
為幫助這些公司減輕有關風險,將允許這些公司以保密形式提交申請版本。
換言之,這些公司遞交上市申請時無需公開披露招股書,只在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後,才公開披露。
自動符合同股不同權規定
聯交所也已更新上市申請指南,說明這兩類公司在採用不同投票權架構上市時,將被聯交所視為已滿足第8A章所列的創新產業公司及外界認可規定,即符合有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上市應滿足的創新產業公司資格。
瑞恩資本的Jason、多年從事IPO的律師Tom表示,部分企業是否符合18A、18C上市資格的界線較為模糊,設專線供企業查詢可令企業少走彎路,相信能夠吸引更多科企來港上市。
港交所籌備科企專線,手把手幫助科技公司來香港上市,陳翊庭:不要怕,直接找我們,我們是特別歡迎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上市、美國上市等境外IPO資訊可供搜索、查閱,敬請瀏覽: www.ryanbencapital.com
港交所:將一視同仁加快整體上市審批時間,過去12個月審批的中位數縮減至28日
今年已遞表116家,其中A股公司25家,首次遞表數量增95%,上市19家、募資212億 | 香港IPO市場2025年前四個月
本篇文章來源於微信公眾號:瑞恩資本RyanbenCa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