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上市的大灣區企業,有望回深交所上市

資本市場開放再迎大力度改革。610日,中辦、國辦聯合發佈《深入推進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深化改革創新擴大開放的意見》(下稱《意見》),當中提及將允許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按照政策規定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有分析指,《意見》落實有望提高內地企業迴流A股上市估值,並刺激更多內地企業來港上市,惟內地企業「先HA」,或會分散香港投資者基礎。



有利內地企業「先HA

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會長陳志華(Mofiz ChanChairmanHong Kong Securities and Futures Professionals Association)表示,由於從去年內地對審批新股上市更嚴格,不少原計劃在A股掛牌的企業轉赴香港或美國市場上市,他認為《意見》內的安排將吸引區內的企業,先赴香港上市後、再回到A股掛牌,因此有關安排有利港股市場發展。


雖然中港兩地股市估值上存有差距,但陳志華指出企業目前先考慮在港掛牌後回到A股上市,認為估值高低並非企業優先考慮,同時估值亦要考慮發行人是否受到投資者歡迎,又預期從事AI、硬科技及生物醫藥等行業的區內企業有機會來港上市。


不過他亦指出《意見》僅屬方向性指引,具體內容如財務數據要求等仍有待深交所公布。



有利註冊地在港澳的境外上市公司,赴A股上市

有投行人士表示,《意見》意味着在港交所上市公司中,註冊地在港澳的境外上市公司也可以到深交所掛牌,這是資本市場的重大開放政策。


A股上市,2018年之前要求必須註冊在中國境內(包括註冊在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的股份有限公司才可以2018年政策調整允許紅籌企業在AIPO(多家紅籌公司在科創板掛牌),但對於註冊在境外(包括港澳)的外資企業並無AIPO先例。



上市後再融資,香港更具有競爭力

香港上市公司商會總幹事黃明偉(Mike Wong,CEO, The Chamber of Hong Kong Listed Companies)亦表示,已在港掛牌的大灣區企業會否選擇回深交所上市,為公司自身衡量,預計程序不會太繁複,至於輪候上市時間則取決於深交所,但總括來說「有是好事,用不用看市場」。


他又提及,若果已在港上市的企業,再在內地上市,或會分散投資者基礎,因為投資者會比較兩地交易所的市場成交量及成交費用,故認為香港交易所應增加競爭能力。


至於企業在兩地上市後,選擇後續發行融資地方,他認為香港的投資者有國際化背景,具有競爭力。


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會長陳志華續指,內地上交所與深交所都屬「競爭對手」,估計上交所很大機會亦會出台類似措施。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上市、美國上市等境外IPO資訊可供搜索、查閱,敬請瀏覽: www.ryanbencapital.com

相關閱讀

浙江2025年上市盤點:A股 6家,香港 3家,美國 3家;目前約 33家正在準備境外上市

江蘇2025年上市盤點:A股4家,香港1家,美國2家;3家即將香港上市,恆瑞醫藥等26家正在準備境外上市

福建2025年上市盤點:香港 1家,美國 3家;寧德時代、安井食品等20家正在境外上市處理中

今年遞表159家、其中A股公司30家,上市29家,募資 777億、增7.1倍 | 香港IPO市場2025年前五個月

中資投行包攬香港IPO保薦前四 – 香港上市中介機構排行榜 (過去兩年:截至2025年5月)


本篇文章來源於微信公眾號:瑞恩資本RyanbenCapital

Author: RyanBen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