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星島日報
中金股票業務部執行負責人張一鳴表示,香港新股市場正在慢慢恢復,中國優質企業堅定希望來香港上市,機構投資者仍會參與優質資產的項目,又指國內主流基金對投資港股充滿熱情,預計未來資金會持續南下。
至於外資進入或退出一個市場是正常現象,有時候是因為其他市場有短期投資機會,並不代表「出去了,便不回來」,認為毋須過多憂慮。
內地股市方面,他指出,對沖基金、量化基金等短線投資者積极參与投資市場,而在全球市場中,內地股市在總市值、上市公司數目、交易量及流動性等方面都具有吸引力,這些短線投資者會從中賺取回報。至於長線投資者會在市場波動或個股波動下,都不會沽貨離場,其過去5或10年的回報可觀。
張一鳴表示,香港新股市場正在慢慢恢復,公司作為美的(00300.HK)香港上市的聯席保薦人,其國際配售超購7倍,可見機構投資者仍會參與優質資產的項目。
他續指,在過去一段時間,部分香港新股的發行規模及上市後的股價都令人失望,導致企業對來港上市卻步,但經過美的成功上市的案例後,中國優質企業堅定想來港上市,另內地監管機構多次表態支持中國企業在港上市。
互聯互通機制方面,他提及在現時機制下,不包括新股、再融資及大宗交易產品,但國際投資者對這些產品的興趣濃厚,一些主權基金及退休基金會透過中國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計劃,投資內地新股,相信未來這些產品或會被考慮納入互聯互通機制。
他補充,在互聯互通推出後,部分海外機構投資者會同時利用QFII及互聯互通機制,令其資產配置更多元化,惟部分主權基金受制於風險管理或合規問題下,傾向使用QFII。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上市、美國上市等境外IPO資訊可供搜索、查閱,敬請瀏覽: www.ryanbencapital.com
劉金,因個人原因辭任「中國銀行」行長、副董事長
張青松,出任中投公司黨委書記
香港上市中介機構排行榜:中金、普華永道、競天公誠、高偉紳,繼續領先 (過去兩年:截至2024年10月)
前十個月54家新股香港上市,TMT、醫療健康、消費佔74.1%丨香港IPO市場.2024年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上市、美國上市等境外IPO資訊可供搜索、查閱,敬請瀏覽: www.ryanbencapi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