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交易所,於周五(12月20日)在其官方網站撰文回顧2024年,稱今年是「成果豐碩的一年」,與前三年均形容是「格外繁忙而充實的一年」不同。
港交所表示,2024年香港為全球四大新股市場之一,其上市活動、募資都遠勝2023年。截至周四(12月19日),港交所今年迎來66家新股上市,募資總額達830億港元。
港交所CEO陳翊庭指出,今年完成並公布多項重要戰略舉措,包括各項改革措施、新產品、戰略合作,以及提升面向未來基礎建設,將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港交所今年IPO募資總額(876億港元),排名全球第四,前三分別是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1541億港元)、納斯達克交易所(1375億港元)、紐約證券交易所(1165億港元)。
港交所的預計募資總額,較排在第三的紐交所低289億港元或33%,較排在第五東京證券交易所(1165億港元)高出387億港元或79%。
港交所於回顧中提到,今年內亦迎來:
2家18C特專科技公司、
3家GEM改革後上市公司,以及
第1家完成SPAC公司(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併購交易。
據港交所統計,單計證券市場,香港今年刷新至少12項紀錄,衍生市場更有多項產品成交量、未平倉合約連年創出新高。
隨着宏觀環境改善帶動市場氣氛好轉,港交所在所有市場於第三和第四季均創下單日成交紀錄,特別於今年10月8日,港股一口氣創出單日成交額、滬股通單日成交額、深股通單日成交額、港股通(上海)單日成交額、港股通(深圳)單日成交額新高。當中,港股成交單日新高6207億港元,是2021年前一紀錄的1.7倍。
另外,今年首11個月,交易所買賣基金總成交額、槓桿及反向產品總成交額 、滬股通總成交額、深股通總成交額、港股通(上海)總成交額、上市公司數目、交易所買賣基金數目都已超出歷來紀錄。
隨着新股市場改善及證券市場成交轉好,截至今年11月29日,港股總市值較2023年底回升9.6%至34.0316萬億港元,新股IPO集資額升71%至790億港元,反而上市後集資額(上市後再融資)894億港元,仍較去年少18%。
首11個月,港股日均成交1,309億港元,就較2023年高出24.7%。
如果與港股歷來最佳紀錄比較,港股總市值曾在2021年初高達586,722億港元,目前只相當於高峰的58%,日均成交額較2021年1667億港元,低出22%。
截至11月30日,期貨及期權的日均成交量達到157萬張合約,較去年同期升16%;交易所買賣產品(ETP)平均每日成交金額達到187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升34%。
港交所CEO陳翊庭表示:「我們在2024年取得了多項重大進展和成果,為香港交易所和市場的蓬勃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們完成並公布了多項重要戰略舉措,包括各項改革措施、新產品、戰略合作,以及提升面向未來基礎建設的計劃,我們相信這些舉措將為市場帶來長遠積極影響。宏觀環境的改善增強了市場信心,使市場恢復活力與穩健發展,這將在未來一年的上市業務中推動我們前進。但是,我們也不能止步於此,未來我們還有很多目標要去實現。我對團隊今年的工作成果感到驕傲,我也很期待與各位同事繼續一起推進各項戰略舉措,為全球投資者提供支持,進一步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港交所亦預告2025年部分工作重點,包括確保其現貨市場系統於2025年底前可在技術上兼容「T+1」結算周期,並計劃於2025年就適合香港市場的結算周期進行討論,預計在上半年刊發白皮書。
監管方面,港交所明年將落實有關《企業管治守則》及相關《上市規則》條文的新優化措施,包括2025年1月1日起要求所有上市發行人告別單一性別董事會,而氣候相關披露的新規定也將於2025年生效。
旗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繼今年7月認可沙特阿拉伯吉達(Jeddah)作為銅和鋅的倉庫交貨點,將繼續探討香港作為認可交割地點的可能性,並宣布將於2025年3月24日推出全新交易平台LMEselect v10。
港交所擬優化上市制度:降低A股公司H股發行門檻,縮短基石投資禁售期,或設港版粉單市場…
港交所:獨董不得同時出任多於6家香港上市公司董事,不得有在任超過9年獨董,設有過渡期
61家新股香港上市、募資790億,七成來自TMT、醫療健康、消費行業丨香港IPO市場.2024年前11個月
香港上市中介機構排行榜:中金、普華永道、競天公誠、高偉紳,繼續領先 (過去兩年:截至202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