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獨角獸仍在飛速冒出。
與國際情況相比,中國晉陞獨角獸可謂超高速。
胡潤列舉了一組數據,162家獨角獸里,成立未滿三年的有10家,新能源汽車品牌拜騰汽車2016年創立,估值就達到100億元左右。還有趣頭條、基石葯業也是成立剛2年多,就分別憑藉100億元和65億元的估值,成為榜單中最年輕新晉獨角獸。
用「驚人」來形容中國在新經濟新領域公司創新取得的增速,也不為過。
2018年,獨角獸成為最耀眼的焦點,自帶光芒,投行、審計、律所、交易所、媒體,等等與整個資本圈有關的公司和人都圍着轉。
獨角獸,業界公認,成立時間不滿十年,私募和公開市場的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創業公司,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則被稱為「超級獨角獸」。這些獨角獸具有創立時間短、估值規模高、行業地位高的光環,往往呈現出非線性、爆髮式的增長,因此尤其受到各大資本市場的熱捧。
投行、審計、律所、交易所、媒體,等等與整個資本圈有關的公司和人都圍着轉。
這波獨角獸企業上市潮,也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帶來了一次盛宴。
美股:安永審計數量最多,搞定拼多多
港股:普華永道3個月內瘋狂斬獲9家獨角獸
而畢馬威、安永和的德勤各拿下一家。其中德勤審計的葯明生物同樣也是一家市值過百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公司,其控股公司葯明康德在國內A股上市。畢馬威審計的獵聘,市值為131.82億港元,在12家港股上市獨角獸公司中位列第5。
圖中為普華永道大中華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趙柏基
普華永道合伙人(左一左二)與映客CEO奉佑生(圖片來自網絡)
A股:普華永道、德勤各得一家;致同、信永中和分一杯羹
擬上市獨角獸普華永道依然獨佔鰲頭
虎嗅網說:你甚至無需太過敏銳,就能輕易捕捉到互聯網科技圈裡正湧起的這一股熱潮。
2018年已經過去大半,再也沒有比「上市」這個詞更熱了。只是和往年不同的是,香港正成了一眾科技獨角獸欣欣然奔赴的熱土。
一種默契正在彌散,群獸伺機而動。港交所的門是開了,但奔涌而來的科技獨角獸們,更大的誘因還在於 — 錢。要找錢,找更多的錢。
若長時不能謀得自身造血得方式,完全依靠投資人得供給存活,是非常危險得。一旦資金鏈,故事也就到頭了,拿錢才能續命。
當那些標榜「明星」得獨角獸們,已經放棄了低調和所謂實務,上市已然成為最大得目標,從5年8年一路縮減到兩年三年。
這一輪競賽中,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必然是要參加得。
正如某四大資深合伙人所說:上市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是長期合作關係。
除了上市時的審計服務,後續上市公司還需要會計師事務所持續提供各類服務。
因此對四大來說,抓住了這些新經濟的代表,就意味着獲得了未來市場的先機,同時也意味着搶佔了未來增長速度最快的一塊收入來源。
來源:轉載自直通四大,CFO小黑板(icfoxiaoheiban),部分觀點來源於虎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