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CEO陳翊庭:做孕育優質科創企業的搖籃,海外投資者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錯過)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今年1月份我去瑞士達沃斯參加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那個時候港股市場的表現比較低迷,我以為可能沒有什麼人理我,但是我發現我錯了。」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陳翊庭近期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向記者回憶了她參加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時的情景,「當大家知道我來自中國香港的時候,很多外國投資者都表達出了濃厚的興趣。他們迫切地想知道港股市場的最新情況、中國經濟的復蘇進程等等。

在陳翊庭看來,港股市場的國際吸引力從未減弱。她表示,在當前中國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香港市場將持續發揮獨特優勢。未來,港交所將繼續在上市政策、交易機制、基礎設施等多方面發力,為更多優質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做孕育優質科創企業的搖籃。同時,幫助境內投資者進行多元化資產配置,為海外投資者投資中國市場提供更多選擇與便利。

積極信號湧現  開拓多元廣闊的融資渠道
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否正在被挑戰?在採訪中,陳翊庭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回應。她表示,儘管近兩年港股市場因為受到宏觀、地緣等方面的影響表現較為疲軟,但港股市場一直都是國際投資者高度關注的金融中心之一。

現在有一個詞叫『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錯過)』,非常能概括很多海外投資者的心態,畢竟在港股市場內有一大批估值非常便宜的優質標的。」陳翊庭表示,市場的回暖趨勢已經肉眼可見。2023年第四季度,港股市場日均成交金額大約為900億港元。今年5月份,市場平均日成交金額回升到1398億港元。此外,互聯互通方面的資金交易也非常活躍。近兩個月,北向資金與南向資金的交易金額均處在較高水平。

分析其背後的原因,陳翊庭認為,短期來看,近期陸續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港股市場煥發活力的支持性政策,比如國務院頒發的新「國九條」、中國證監會發佈的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等。長期來看,海外投資者在中國資產方面的配置比例仍處較低水平,而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隨着越來越多優秀的專精特新企業頻獲青睞,海外資金持續增配是大勢所趨。目前,國際投資者在中國的投資水平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和擴張趨勢。

談及此處,陳翊庭提到,在去年3月,港交所設立特專科技新章節,為已商業化和未商業化的特專科技公司大幅放寬收入門檻等上市條件。今年6月,首隻特專科技新股、內地AI藥物研發公司晶泰科技在港交所主板掛牌,成為特專科技公司赴港上市的最新一例。陳翊庭預期,未來會有越來越多新能源、電動汽車、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興行業的優秀科技公司赴港上市。

直面挑戰  敢於做難而正確的事
但在當今變幻莫測的國際環境下,國際貿易市場和資本市場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香港市場亦不例外。

陳翊庭特別提到了各大交易所在技術方面的競爭。她表示,隨着投資者對交割時效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交易所必須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技術支持。「我們當然可以依靠第三方技術供應商為我們提供技術支持,但這些供應商通常不會幫交易所量身定做。所以,使用他們開發的平台時,我們往往很難依據自身需求對系統進行調整,也會影響我們根據市場需求推出新產品和新服務的速度。久而久之,如果各家交易所都使用了類似的平台,我們就無法擁有與其他交易所進行差異化競爭的優勢。」

今年4月,港交所宣布開發領航星衍生產品平台(ODP),以進一步提高交易、清算和風險管理能力。公開數據顯示,衍生產品市場是香港交易所多元化業務中增長較快的業務之一,交易量在2022年和2023年均創歷史新高。「技術系統的開發周期會比較長,但我認為這是一件難而正確的事,我們有信心在技術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提高市場服務能力。」陳翊庭說。

明確戰略重點  做好連接紐帶
據陳翊庭觀察,目前內地投資者仍然在尋找多元化配置海外資產的渠道,而海外投資者也在尋找更多優質的中國資產標的。「香港與內地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已經成功運作了10年,已被證明是一個非常高效和便利的基礎設施。」陳翊庭說,「我們要始終把連接內地與世界作為我們的戰略重點,不斷優化和拓展互聯互通機制,持續提升市場活力和流動性。」

4月30日,香港比特幣現貨ETF、以太坊現貨ETF登陸港交所。此舉被業內稱為香港金融史上的重大時刻。公開資料顯示,這是亞洲市場上首次推出此類產品。

當提起這一事件時,陳翊庭表示,在競爭和動蕩加劇的國際環境中,客戶對產品和服務的多元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對港交所來說,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因此,在未來,港交所會不斷豐富資產類別和產品種類,方便投資者更好地管理資產組合和對衝風險。

此外,陳翊庭表示,會持續聚焦新興業務領域,例如碳市場及數據業務。在她看來,在股票、債券和衍生產品的交易及結算等傳統交易所業務之外,碳市場、ESG產品、數據分析等新興業務領域也存在巨大的機遇。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上市、美國上市等境外IPO資訊可供搜索、查閱,敬請瀏覽: www.ryanbencapital.com

相關閱讀

香港2024新股表現:逾6成上漲,其中5家股價翻倍、最高漲10.4倍(截至2024年5月31日)

美國30家新上市中概股表現,漲10家、跌20家,IPO中的24家平均募資662.5萬美元(截至2024年5月31日)
香港上市21家、募資96億,遞表的107家中64%來自TMT、醫療健康行業丨香港IPO市場.2024年前五個月
香港上市中介機構排行榜:中金、普華永道、競天公誠、高偉紳領先(過去兩年:截至2024年5月)

Author: qswh7232

發表回復